Physical Address
304 North Cardinal St.
Dorchester Center, MA 02124
Physical Address
304 North Cardinal St.
Dorchester Center, MA 02124
万达正在公开叫板迪士尼;优步投入20亿美元对抗滴滴出行;阿迪达斯同李宁和安踏的战争已经持续多年;苹果正在和中国多家冉冉升起的竞争对手(华为、oppo等等)博弈。有一个现象总会在中国发生:一家成功的国际公司势必引发国内市场的激烈竞争。 那么,为什么星巴克在中国就没有强有力的竞争对手呢?过去几个月来,我一直向别人请教这个问题,但却没有得到好的答案。这很奇怪。 星巴克自1999年起进军中国市场,迄今为止已经拥有大约2400家的门店。多年以来,它们几乎占据了中国零售咖啡业的大部分市场份额。星巴克首席执行官霍华德·舒尔茨最近还宣布,每年要增开500家新门店。这将使星巴克到2020年在中国拥有5000家门 […]
支付宝官方微博发布消息称,已与星巴克达成合作,即日起支付宝可用于星巴克中国近2800家门店。 加上8月底马来西亚已有242家星巴克接入支付宝,目前全球支持支付宝的星巴克门店数超过了3200家。 之前,大多数的星巴克门店支持微信支付、Apple Pay、银行卡、现金等方式,作为两大移动支付平台之一的支付宝,则多少有点尴尬。 业内人士推测,微信支付在星巴克的排他期至少有6个月,这可能是支付宝迟到的主要原因。 实际上,早在2015年11月,星巴克就已在天猫旗舰店试营业。这家特殊的星巴克门店以销售星享/礼卡和各种饮品兑换券为主。 甚至在2016年年初,星巴克员工大会在成都召开,马云还专程赶来给“ […]
有一天我们会缅怀2014年到2015年间硅谷风险资本家们那些伟大的实验,特别是那些似乎无关科技、更接近日常生活吃喝拉撒的。 我并不是说咖啡不能够作为风险资本的投资对象,事实上任何有机会达成高速成长的生意,都可以在风险资本投资的范围内。只要能找到有内在有机成长潜力的全新商业模式,并能透过网络效应或者切换成本筑起防御结界的话,创业家不一定要懂得程式码、设计原型机乃至于撰写属于自己的反向传播演算法,就有机会获得风险资本加持,一同迈向独角兽的康庄大道。 Dollar Shave Club就是一个非常成功的案例。 多么简单的点子,多么显而易见的痛点,多么漂亮的和使用情境完美结合的商业模式,多么让人惊艳的 […]
日经新闻分析,根据日本生产力中心于今年6月做的调查显示,星巴克在消费者心中满意度已跌出前5名。 20多年前星巴克进军日本市场主打第三空间概念,将星巴克定位为有别于住家和办公室的第三个舒适场所,当时在日本咖啡市场刮起旋风。2001年星巴克在东京证交所上市,营收与利润一直傲视群雄,因为太好赚,2015年母公司将日本星巴克纳入全资子公司。 此后星巴克快速展店,从一年新开20~50家的速度,加快到80~90家,一年甚至新开100家,2020 年星巴克计划增加 200 多间店面,让总数达到1,500家,但消费者满意度已下滑,从 2015 年的第三名,到 2016 年第四名,2017 年连前五名都没有。 […]
美国过去一向与精致咖啡沾不上边。 从十九世纪的“牛仔咖啡”,乃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洗碗水咖啡”,都是欧洲人揶揄美国不懂咖啡、没有咖啡文化的讽刺语。但1966年以后,美国默默掀起一场长达数十载的精品咖啡革命,至今仍未稍歇。 荷兰裔的烘焙师艾佛瑞·毕特(Alfred Peet)是带头大哥,他开设的“毕兹咖啡、茶与香料”(Peet’s Coffee, Tea, and Spices)被誉为美国重焙时尚与浓咖啡的发源地。 星巴克创业三元老杰瑞·鲍德温(Jerry Baldwin)、戈登·波克(Gordon Bowker)、吉夫·席格(Zev Siegl)就是在“毕兹咖啡”得到启蒙。三人也在毕特亲 […]
统一集团董事长罗智先 台湾统一集团在7月下旬公布与美国星巴克公司的“换股”交易,将集团持有共50%的上海星巴克股权卖出,同时买下台湾星巴克50%的股权,从此美国星巴克百分百掌握上海经营权,统一则百分百持有台湾星巴克股权。 两笔买卖虽让统一集团净赚高达近300亿元新台币,但“这等同卖掉中国转投资事业中,成长最快的一个梦,”一位本土券商主管评论。尤其统一超的转投资中,就属上海星巴克最赚钱,一旦失去它,只能勉强损益两平,因此消息发布后首个交易日,股价就全面崩溃,当日爆量大跌约7.8%。 看到了别的机会? 在中国这个咖啡消费年成长率达15%、全球成长最快的市场中,失去了星巴克这只金鸡母,但记者会上的统 […]
谷歌(Google)在那里基本无所作为。麦当劳(McDonald)已经同意出售在那里的业务,并授权他人使用自己的品牌。可口可乐在那里投入了大量资金,却卖掉了自有的装瓶业务。 “那里”是哪里?当然是中国了。 眼下,很多美国公司出于对审查以及政治和经济动荡的担忧,正想尽办法撤离中国,有一家公司却悄悄地反其道而行之,那就是星巴克(Starbucks)。 上周是新闻层出不穷的一周——很多公司都发布了营收报告,华盛顿的局面又很混乱——星巴克达成一项重大交易的消息在很大程度上被遮蔽了。它买断了自己中国子公司的长期合作伙伴持有的股份(成为该部门的唯一所有者),并详细阐述了自己在中国的扩张大计。 上周,该公司 […]
在花费89亿人民币从台湾统一企业手中买回上海星巴克经营权之后,星巴克总裁兼执行长Kevin Johnson发表公开声明称,“把星巴克在中国的业务统整起来,将增强我们对这块市场的投入。” 不过,这仅是官方说法。 从过去的经验看,统一不是第一个被美国星巴克收回经营权的企业,这场交易只是美国星巴克经营手法的一个习惯性动作。 星巴克成立于1971年,约在1990年代前后开始跨国经营,他们的经营模式较弹性、灵活、通常是以美国总部在各地星巴克所持的股份比例为依据,主要包括独资、合资、许可及授权四种模式。 1.独资自营: 星巴克占100%股权,如日本、英国、泰国与澳洲等; 2.合资公司: 星巴克占50%股权 […]
台湾统一企业、统一超商27日晚间7点举行重大讯息记者会,统一董事长罗智先亲自现身说明,证实未来台湾星巴克将由统一独资经营。 罗智先表示,因应统一企业与美国星巴克未来的发展策略,统一与统一超商在董事会中决议,将进行旗下上海统一星巴克咖啡有限公司及统一星巴克股份有限公司的持股交易案。此事交易案经过各方多次讨论,以兼顾星巴克在中国大陆市场的整合性发展,并更深耕台湾咖啡市场,双方对此次交易合作都有共识且满意。 统一企业及统一超商将分别出售20%与30%上海统一星巴克的股权给予美国星巴克,并向美国星巴克分别购入20%与30%台湾星巴克的股权。 双方协商议价后,统一企业出售上海星巴克 20% 股权的交易价 […]
继麦当劳之后,星巴克连锁咖啡馆已经俨然是美国文化输出的象征,八○年代麦当劳进驻意大利,就曾遭到强烈的批评与讨论,如今星巴克咖啡馆也计划跟进,预计在二○一八年到罗马及米兰开店。 有趣的是,星巴克在去意大利开店之前,今年先在日本文化古都京都东山区二宁坂开了一家“全球唯一有榻榻米”的星巴克咖啡店,这样的举动似乎是在测试水温,如果在文化敏感地带开店可以成功,将会让星巴克更有信心前进咖啡王国意大利。 这家星巴克咖啡店名为“二宁弥荣茶屋店”,开在东山区二年坂上,是游客们前往清水寺体验日本风情的必经之路,同时也是京都文化极其敏感的地区。京都人不会容许外来文化在此嚣张设点,但是星巴克居然胆敢在此开店,想必有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