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研究

研究:血液咖啡因水平检测也许是一种简单的帕金森病诊断方法

据美国《神经学》杂志1月3日发表的一项新研究称,即便与正常人摄入一样多的咖啡因,帕金森病患者血液里的咖啡因水平远远低于常人。    咖啡因是茶和咖啡中的一种中枢神经兴奋剂成分。鉴于先前研究显示咖啡因可降低帕金森病风险,日本顺天堂大学研究人员检测了108名平均病史在6年的帕金森病患者与31名健康同龄人,并对比他们血液中咖啡因的水平和人体代谢咖啡因后11种副产物的水平。    结果显示,在研究对象的咖啡因摄入水平相当于平均每天喝两杯咖啡的情况下,帕金森患者组血液咖啡因水平为每毫升2.4皮摩尔,而正常人组为每毫升7.9皮摩尔;帕金森患者的血液中,11种咖啡因代谢副产物中的9种水平显著较低。    研 […]

研究:每天喝一杯含咖啡因热茶者 患青光眼几率低74%

美国研究人员发现,同不喝茶的人相比,每天喝一杯含咖啡因热茶的人,患青光眼的几率低了74%。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研究人员,对1600名男女展开的调查显示,尽管喝咖啡的人比喝茶的人要多,但每天喝含咖啡因热茶的人,患青光眼的风险却更低,这一发现也适用于吸烟人士和糖尿病患者。 有趣的是,尽管喝含咖啡因热茶和青光眼风险降低之间存在联系,但不含咖啡因的茶和青光眼风险却不存在相似的关系。 一种可能的解释是,含咖啡因的茶,比不含咖啡因的茶,存在更多抗氧化剂。而茶也含有黄酮类化合物,这些植物化合物具有抗炎和抗氧化的特性,可以保护眼睛和周围的神经。 至于冰茶为何缺乏保护作用,则可能是因为接受调查的男女,经常饮用冰 […]

分层拿铁咖啡是什么鬼?把浓缩咖啡倒进牛奶里试试

拿铁咖啡(caffè latte),泛指由热鲜奶和浓缩咖啡所冲泡,是一种颇受欢迎的意式咖啡。把鲜奶倒入咖啡杯时,咖啡师通过手腕些微的动作便能在杯中的奶泡上画出各种图案(拉花,Latte Art)。 制作拿铁咖啡有个常识,如果想制作一杯漂亮的拿铁咖啡,应该把牛奶倒入意式浓缩咖啡中,而不是反过来。但是反过来会发生啥事呢?这会做出另外一种拿铁咖啡:分层拿铁咖啡(layered latte)。要制造分层拿铁咖啡,就是把意式浓缩咖啡倒入一杯牛奶。 美国俄勒冈州波特兰的一位退休工程师 Bob Fankhauser 意外地在家中创造出自己的分层拿铁咖啡,并且想知道为什么这些漂亮的分层会形成。Fankhaus […]

虽然都承认在咖啡馆办公能提高创造力 但这篇的理由很不同

很多人觉得在咖啡厅工作有干劲,有些人还觉得在咖啡厅工作时更有创意,这样的感受其实有科学根据,不过让你有生产力的不是气氛,而是声波。 读者文摘报导,在一项研究中,研究人员让学生进行字汇联想测试和产品的脑力激荡,两项活动皆需要注意力和创造力。同时,研究人员逐渐调高背景噪音音量。他们发现,“当背景音量中等时―即70分贝的环境音,学生的表现最好,产出最多创意方案。低噪音时(50分贝,相当于安静的房间),学生表现较差。而噪音极大时(85分贝,相当于垃圾处理厂的音量),表现最差。附带一提,一间挤满人的咖啡厅,产生的声量正好就是70分贝。” 会这样的原因是,稍微分心有时是好的,这是所谓 的“处理不顺畅”,简 […]

哈佛商业评论:在咖啡馆能专心 在开放式办公室为何不能

几年前,我为自己的新书接受媒体采访,当时的采访人员说了一件事,直到现在我还时常思考。他很不高兴地说,开放式办公室让他无法专心,“所以我成为对街共用工作空间(coworking space)的会员,这样我才能专心工作。” 我完全支持他对开放式办公室的强烈反应,但我觉得他的说法很怪。毕竟,共用工作空间,通常也使用类似开放式办公室的格局。 但我最近发现一系列的研究,检视声音对大脑的影响,说明了他的策略为什么有效。 我们从先前的研究当中已了解,开放式或隔间式办公室对工作者造成的主要问题,是人们不想要的噪音。 不过,新的研究指出,让我们无法专心的因素,可能并不是声音本身,而是“哪些人”在发出声音。其实, […]

英国医学期刊:一天3到4杯咖啡利大于弊

有关喝咖啡的利弊,这几年来几乎是每月一爆,上个月才出炉一份研究调查宣称咖啡对心血管有益,下个月可能又来一位营养师现身说法戒掉咖啡让她人生变彩色。到底咖啡对身体是好处多过坏处?瑜不掩瑕?还是好坏因人而异?这个月有一份权威报告问世,试图替咖啡族解惑。 《英国医学期刊》22日刊出一项大型研究的成果报告,南安普顿大学科学家搜集200多份历年来有关咖啡的研究数据,从宏观的角度来解读“咖啡到底对身体是好是坏?”,结果发现:整体而言,喝咖啡对人体健康是利大于弊,而最适当的摄取量,是每天3~4杯。 研究人员发现,在调查期间,喝咖啡的受试者的死亡机率,比不喝咖啡的受试者少了17%。若以疾病区分,喝咖啡的人死于心 […]

研究:日饮适量咖啡 可有效降低死于中风或罹患癌症的风险

根据一篇研究回顾发现,每日饮用适量的咖啡有益健康,可有效降低死于中风或罹患癌症的风险。 外电报导,研究人员表示,和没喝咖啡习惯者相比,每日适量饮用3-4杯的咖啡可有效降低罹患心血管疾病、肝脏疾病和其他癌症,以及中风的死亡风险。 另外,研究团队补充,民众应饮用“有益健康”的咖啡,指的是避免多余的糖、奶(鲜乳或鲜奶油),以及戒除边喝咖啡边吃甜食的习惯,如此才能避免造成身体的负担。 英国南安普敦大学的研究人员表示,此研究目的为搜集咖啡对人体影响的数据,总共分析了超过200份来自《英国医学期刊》(British Medical Journal, BMJ)的研究,其中多为观察研究。因此研究人员强调,该研 […]

青春期的小孩可以喝咖啡吗?

虽然大家都知道咖啡含有令我们上瘾的咖啡因,可是我们却不大清楚这刺激物到底对正在发育的年青人脑部有什么具体的影响。为了解开这个疑团,一班由瑞士国家科学基金会资助的科学家做了一项研究。 在这个研究里,Hubet教授和他的团队们用了28只雄性大老鼠来做试验。 不管是大鼠还是人类,脑细胞的突然接触(细胞与细胞之间的连接点)数量会从幼儿期开始增加,直到青春期(一个与精神病发展有关的关键时期)达到高峰,之后脑部会消除不需要的突触,指数量陆续下降。 突触数量下降是脑部成长的重要指标,因为可以把脑里面杂乱多余的突触去掉,提高效率。 研究团队会对三个脑部成长的指标作出评估,包括:探索行为、老细胞的突触密度和睡眠 […]

为什么在咖啡馆工作感觉比较有效率呢?让我们分心的不是噪音,而是制造噪音的人

人们常常嫌办公室的开放空间很吵,容易分心,喜欢拿着电脑到咖啡馆工作,比较能够有效率地完成工作。 咖啡馆也是开放式的,为什么在咖啡馆工作感觉比较有效率呢? 过去的研究显示,工作者在开放式或隔间式办公室遇到的主要问题,都是听到不想听到的噪音。但新研究显示,让我们分心的可能不是噪音本身,而是制造噪音的人。 事实上,一定程度的办公室背景聊天声,可能反而有助我们进行创意式任务;当然,前提是我们并没有被谈话内容吸引。 理想的创意工作办公环境,并不是完全安静,而是会有一点背景噪音。你或许有办法在吵杂的咖啡馆专心工作,却几乎没办法在吵杂的办公室工作,正是因为如此。 发表于《Journal of Consume […]

这是什么烂研究:不是所有神经病都爱喝黑咖啡,但爱喝黑咖啡的可能就是精神病?

澳洲一所大学的研究表示,喜欢黑咖啡的人倾向拥有精神疾病以及施虐狂的个性。这项研究试验了1000名成人,研究人员表示喜欢黑咖啡的人拥有孤芳自赏、充满敌意、精神疾病和施虐狂的人格特质。 他们发现,这种人格特质与黑咖啡和其他较苦的味道有关联,这也许能成为提早发现忧郁症或躁郁症的方式之一。   他们也发现,喜欢“甜一点”的咖啡或口味的人,比较随和且愿意合作。研究中发现的最密切的关系是苦涩食物和虐待狂、将“快乐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上”的特质(真是令人惊讶!)。研究人员没有就此停手,他们后来也发现这样的情况是会与时具进,变得越来越严重的。 好在,研究人员也声明“苦味”是极度主观的,同时他们也无法确定为何“苦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