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ysical Address
304 North Cardinal St.
Dorchester Center, MA 02124
Physical Address
304 North Cardinal St.
Dorchester Center, MA 02124
讲到巴黎咖啡馆,你想到的画面是什么?许多人想到的是人文气息浓厚的塞纳河左岸、白衣黑背心服务生端着盘子,俐落地穿梭在桌与桌之间;或是像电影《午夜巴黎》中,文人雅士川流不息,在咖啡馆气氛热络讨论的场景。 加上好几年前“左岸咖啡馆”一系列取景巴黎的成功广告,法国咖啡馆在人心中逐渐成了优雅、人文、生活的代名词。 正宗法国Café,其意义可不只是咖啡馆,而是从早晨咖啡到夜晚酒吧,外加午晚餐的全天一条龙服务,称为“咖啡-酒吧-餐厅”可能还更贴切。因此,咖啡馆内更真实的画面是,街坊邻居在吧台旁或站或坐,早上手里端着的浓缩咖啡,傍晚时则换成晚餐前的开胃酒。 法文甚至以吧台上镀着的“锌”(zinc)当作咖啡馆或 […]
法国人?嗄?竟然来了一个法国人,他是怎么摸到Full House的?碰到美国人,我们多多少少有受一点英文教育的,碰到美国人都有“有口难言”的感觉,这个法国人该拿他怎么办? 从他一进门说话的口音,虽然我不懂法语,可是法国音还是可以辨识的。他讲什么,我一头雾水。吧台坐着一个新客人,他看看我,再侧头看看那个法国人。我小声跟新客人说“糟糕,法国人,我不会讲法国话,怎么办?” 你猜怎么着?他比着手势,示意法国人坐下,就坐在吧台,然后跟法国人寒暄起来。嗄?又是一个法国人?可他明明黑发黑眼珠呀!反正有人帮我招呼这个法国人,我如释重负,感恩再感恩! 新客人代为传话,要一杯Espresso。 剉赛!我的机器的功 […]
早上7点半,位于巴黎塞纳河左岸的花神咖啡馆重新开业,尽管只是开放室外露台区域,但仍令尚处疫情中的巴黎人稍感安慰。“一些顾客早早就来了,他们想恢复生活的仪式感。”花神咖啡馆经理希列戈维奇说。 这是六月初的一幕。随着疫情趋缓,近一个月来,从巴黎到罗马,从巴塞罗那到维也纳,从维尔纽斯到萨拉热窝,一度濒于寂灭的欧洲咖啡馆文化,开始逐步回归。 重拾快乐时光 花神咖啡馆重开当天,法国总统马克龙在社交媒体上分享了这一喜悦。他说,咖啡馆、餐馆恢复营业,标志着法国人重拾快乐时光。 花神是法国人的骄傲,也被誉为世界咖啡馆文化的代表。在咖啡馆的红棕色桃木桌椅间、氤氲的咖啡香气中,隐藏着丰盈的文化密码。 近一个世纪前 […]
那天在巴黎,旅游团队上午的安排是去圣心大教堂。但我和两个朋友之前已去过了,便获准自由行动。我们一行人拿着手机,按图索骥,寻访有名的花神咖啡馆。 行走在巴黎的大街,宽阔的人行道上熙熙攘攘,人来人往。精品商店的橱窗,布置得精致优雅,摩登时尚,唯美梦幻。街中央车水马龙,街边有不少摩托车停放点,看来摩托车是除汽车之外巴黎人主要的交通工具。骑摩托车的男女一律短皮夹克,紧身裤腿包裹在长筒皮靴里,左脚点地,两腿斜跨摩托车两侧,随着一声轰鸣,车便风驰电掣地滑出,像游龙般穿梭在汽车流中。摩托车骑士们,男人健壮潇洒,女人英姿飒爽,构成巴黎大都市一道独特的风景。 巴黎的小街小巷却是另一种风景。绿色藤蔓缠绕蜿蜒,爬满 […]
法国声称自己是没有面包就没有生命的国家,但乡村面包店却正迅速消失,取而代之的是面包自动贩卖机。在芒什省的 La Chapelle-en-Juger 地区,前面包店老板 Gérard Vigot 站在已倒闭的店前说:“没有面包就没有生命,这是一条已死的村庄。”因新鲜出炉面包的味道,以及维系人情的店铺,非用机器售卖面包可以比拟。 当地有 650 名居民,两年前失去唯一剩下的面包店,排队买法式长面包及泡芙(éclairs)的光景已经不再。无数村庄面包店倒闭,皆因大型购物中心已扎根农村地区,吸引满足于在超市或连锁店购物的人群,尤其是年青人,他们也不再像以往一般以面包为主食。 “纽约时报”引述商会组织 […]
尽管发展相对较慢,但这一运动却引起了烹饪界的注意,法国厨师Alain Ducasse最近进军精品咖啡市场就是明证。 Le Café – 在撰文之时,Alain Ducasse在巴黎开设两家店面,它们都是为契合其周边环境而设计:一个充满鲜艳色彩和简洁线条,以映出附近的豪华百货商店;另一个则参考该地区的工业和手工艺历史,设计出钢制的“锌式风格”酒吧,位于一个装饰着古董咖啡设备的大空间的中心。这两个店面都在视觉上表达了一种奢华感和对细节的关注,菜单上有以定制咖啡杯呈上的单一产地咖啡,还提供自制的玛德琳蛋糕,都是由戴着皮革手套的咖啡师(这里称为cafeliers)所制作。 虽然部分原因在于他的声誉,但 […]
早餐末日? 易普索市调公司(Ipsos)在2012年针对法国人的饮食习惯进行调查,结果显示,传统欧式早餐在法国依旧非常受欢迎。有超过80%的法国人每天早上会喝这三种18世纪以来在此萌芽生根的兴奋饮品。其中一半的人喝咖啡,这数据或许加上了喝菊苣咖啡的人;22%的人喝茶,9%的人喝热可可(多半是孩童)。这80%的人当中,其中有四分之一只喝饮料,不吃任何固体食物;44%的人选吃抹酱面包,面包有的要烤、有的不烤,也有的选择干面包片(biscotte)涂奶油或果酱;10%的人习惯吃甜面包,多半是工业大量生产的产品,特别是布丽欧奶油面包;8%的人同时会再吃一碗谷片。有20%的法国人完全不睬茶、咖啡、可可三 […]
大使此行的使命,显然不是给法国贵族们科普简约服饰的美学概念。此时的奥斯曼正在策划入侵神圣罗马帝国的心脏奥地利,而阿嘎大使的任务,是巩固已经存在了100多年的法国-奥斯曼同盟,以确保在将来的奥地利战争中,与奥地利同为天主教国家的法国保持中立。受挫于王宫的阿嘎大使,回到巴黎的第二天,就开始了他的迂回咖啡外交。 阿嘎的迂回咖啡外交 1669年的11月,金碧辉煌的凡尔赛宫里,太阳王路易十四正襟危坐,王冠上那颗价值连城的67克拉的希望蓝钻石耀眼夺目,宫廷里列席的贵族大臣们也是披金戴银,他们在等候一位来自东方的奥斯曼帝国的大使——苏莱曼•阿嘎。 美男子阿嘎,一袭雪白的长袍搭配羊毛外套,飘飘然而过,让满朝的 […]
越南咖啡,众所周知是糖尿病者需要远离之物。而在美国新奥尔良,亦有一款牛奶咖啡闻名于世,味道偏苦,而且加入了颇为另类的原料,菊苣(Chicory,又称苦菜)。如果咖啡有血缘亲疏,而不计产地,越南咖啡和新奥尔良的菊苣咖啡,应属同宗。 到底是谁发现将菊苣当成咖啡替代品,这问题已无从稽考。不过,在 17 世纪,欧洲人开始迷上咖啡,但基于来货数量有限以及教廷禁令,其时不少人都倾向选择更经济实惠的做法,就是混合各种替代品如大麦、小麦,再配调出类咖啡饮品。当中,有人发现与原装咖啡味道极为相似,最为绝配的一种替代品,是菊苣的根。 不过,菊苣咖啡的风行,则有赖 200 年前的欧洲战争以及一位名人,法国皇帝拿破仑 […]
卡洛斯一世时(1516∼1556),征服者科提斯早已将可可的相关报告呈给西班牙宫庭。继任的菲利普二世(Felipe II)于1580年同时兼任西班牙国王及葡萄牙国王,打造了“日不落帝国”。之后的葡萄牙宫庭中更设立了称“chocolateiro”的宫廷可可总管。 宫庭可可总管身负两种任务,其一为提供热可可给皇家成员和宫庭贵族饮用,另外一项任务则是在葡萄牙军队专属的皇家医院开立可可药方,储备可可。 宫庭可可总管的任务也包括在呈供热可可时,筹备一场豪华的表演。17 世纪西班牙宫庭里公主举办的点心会上,可以看到热可可的身影。其时,桌上会摆放豪华装盘的糖果、多种糖渍水果、饼干和糖罐。热可可装在瓷杯中,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