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趣闻

流行病的起源:密集定居、农耕、畜牧

由公元前 1 万年的新石器时代起,人类生活方式逐步由游居狩猎采集演变为定居农耕畜牧。当时全球估算约有 400 万人,其后 5,000 年来增加仅仅 100 万人,相较之下,再 5,000 年后人口急增 20 倍。前期人类的繁殖力近乎停滞,“如何解释人类维生技术进步与人口总量长期停滞之间的矛盾”?耶鲁大学政治学教授斯科特(James Scott)在著作“反谷”(Against the Grain)中指出,其时可能正值流行病最初亦是最致命的时期,而各种古老疾病之所以横行无忌直至今日,大可归咎于新石器时代三大革命因素:密集定居、农耕、畜牧。 早于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初期,便有致命流行病的书面纪录,时人虽 […]

暗黑料理:蝙蝠烹饪史

此次武汉肺炎大爆发,不少人怀疑病毒由蝙蝠传染给人。很多人就归咎于当地人吃野味所致,其中一名网红吃蝙蝠的影片,在全球疯传,后来证实该影片是在太平洋岛国帛琉拍摄,但影片已经加深了对华人的种族歧视。其实,蝙蝠料理比人们想像中来得普及。 据国际蝙蝠保育组织,现时全球共有超过 1,390 种蝙蝠,约占全球哺乳类动物 4 分 1。据悉早在数以万年之前,人类就已经开始食用蝙蝠。 在夏洛特公主湾(Princess Charlotte Bay),澳洲的石洞壁画就显示,数以万年前,原住民就已经食用蝙蝠,并用于宗教仪式。苏美尔时期的美索不达米亚古城邦波尔西帕(Borsippa),人们就会以盐腌蝙蝠,然后当沙律吃。现 […]

在伊斯坦布尔 咖啡禁令禁止的是咖啡馆而不是喝咖啡

1633年,鄂图曼帝国苏丹穆拉德四世(Murad IV)颁布“咖啡禁令”,禁止在公共场所饮咖啡,违者格杀勿论。他会乔装走遍伊斯坦堡各处,挥动宝剑,亲自处决违令者。 然而,穆拉德四世,并非第一位颁布“咖啡禁令”的人。他只是其中一个最残暴的例子。由十六世纪初到十八世纪末的鄂图曼帝国,从宗教领袖到世俗领袖,主张禁制咖啡的人,大有人在。 咖啡豆的应用,相信源于衣索比亚,历史难以追溯。至于有关人类制作咖啡饮料的记载,则要到十五世纪的叶门。当地的苏非派穆斯林(Sufi Muslim),会于宗教仪式上饮用咖啡,以增进教派团结,也让教徒提神醒脑。不久后,咖啡饮料传播到红海各地,到达伊斯坦堡,并于十六世纪传到欧 […]

咖啡的吸引力:不仅能刺激脑内的奖励机制 在社交方面也大有用处

近代早期的使用者购买瘾品不仅仅是为了平息个人的苦恼或满足对快感的秘密需求,即便这两种需要也很迫切。他们同样重视瘾品在政治应酬、社交、性交方面的用处,这也是瘾品很快从无趣的医疗范围向外流的另一个原因。例如,近东地区的咖啡馆供给男人们一个外出的最佳借口,让他们在明显缺乏男性宴饮同乐习俗的社会里,有机会和其他男人往来。16世纪的神职人员会反对喝咖啡,不是因为咖啡会引起咖啡兴奋症(marqaha),而是因为疑心咖啡馆是招引男性聚集做坏事的地方。 咖啡馆在欧洲也曾经发挥类似的解放作用,中产阶级渐渐兴起之际,咖啡馆成为供人们闲聊、交换意见、谈论政治、评论艺术的场所。意见的隔阂与社会阶级的界限在咖啡馆里都可 […]

独立报:科学家表示 中国人在咖啡店的行为取决于其祖先种植何种作物 

一份发表在《科学进展》的新研究发现,中国人在咖啡店内的行为让科学家发现中国社会存在的一种重要区别:南方、北方种植水稻和小麦的区别带来两地人不同的生活方式。 来自美中两国高校的研究人员在中国各地的咖啡店开展了调研,以评估不同人口的祖先活动习惯是否继续存在于当今社会。他们发现,在以种植水稻为主的南方地区,人们更重视社会交往且个人主义倾向不太明显;而北方地区的民众更有可能选择“单干”。水稻种植要求农民相互合作以照顾其稻田,但种植小麦往往能够独立完成耕种过程。参与该研究的科学家们强调称,这些行为仍然在喝星巴克咖啡的城市居民中得以显现,尽管他们已经彻底不从事农业种植活动。 为了证明这一点,他们观察人们在 […]

古伊斯兰那些喝咖啡的坏胚子臭男人

如果说人是铁,饭是钢,那人是车,咖啡就是油。我们能晚班上完紧接着夜班,能够上班打卡下班责任制,能够早上五点打电话叫房客起床,靠的都是咖啡。人类社会中最广为人所接受、使用与滥用的一种麻药,绝对非咖啡莫属。你说我凭什么这么说?不就是凭我们太多人喜欢咖啡,忘记咖啡真的就是一种麻药呢! 咖啡在现代社会已经是一种跟空气一样无所不在的存在,所以可能有人会难以接受咖啡放诸全球并不是一项很悠久的文化传统。最早的证据显示人类第一杯看得出是咖啡的咖啡出现在十七世纪前后。第一笔咖啡买卖估计发生在埃塞俄比亚人与也门人之间,时间应该落在十六世纪初。咖啡从埃塞俄比亚的树丛出发,穿越红海,然后进入到嗷嗷待哺的穆斯林“伊玛目 […]

为什么荷兰的“咖啡馆”里不可以吸烟 却可以抽大麻

15世纪之后,喝咖啡的习惯从非洲和中东地区传入欧洲,到了17世纪才普及,有了专门喝咖啡的场所。 早期的荷兰,喝咖啡的店铺用荷文或者法文,叫Koffiehuis或者café,售卖咖啡,以及一些含酒精的饮料,当时,这些喝咖啡的地方有很多叫法,也包括使用英国人的叫法coffeeshop。起码上世纪60年代之前,coffeeshop的确是指代一般的咖啡馆。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相当于中国茶楼的以饮料消费为主的社交场所越来越多变种,产生了主要以喝酒为主的场所,称为kroeg、knijp 或者更加通俗一点的 bar ,于是,荷兰当局就将这些餐饮场所细分,对其中销售酒精饮品的场所提出了营业要求,持牌人必须 […]

唐诗为酒,宋诗为茶:饮料的唐宋变革

常言道:“唐诗为酒,宋诗为茶。”这个通俗的说法虽不能轻易区分唐诗与宋诗,但后人如此定义两代的诗词文化,是不可忽略的事实。 提到唐代诗人,像李白那样的文豪皆嗜杯中物,借由酒精的力量宣泄怀才不遇的苦恼,或者想从罗马神话的酒神巴克科斯(中国的酒神又是谁?)那儿得到作诗的灵感。相对于此,宋代诗人无论苏轼或陆游,尽管政争失败、官场不如意,却轻松面对,照旧与志同道合的好友喝茶聊天,批评时政。宋诗内容充满伦理道德,也突显了这样的特质。姑且不论各时代的诗人喝什么,能这样被人津津乐道这件事本身,代表饮料也有唐宋变革。 茶始于宋代,是最具代表性的近世文化饮品,当然,中国人喝茶的习惯从唐代以前就有。根据研究,中国自 […]

与咖啡相关的血腥迫害 麦加的咖啡迷不惜为虔诚一战

只要是穆斯林,就知道伊斯兰教信仰里有禁酒令。相对之下,咖啡倒是没有在古兰经里被明文禁止,甚至还可以说是切中要害递补上了其他麻药留下的缺口。于是,爪哇咖啡慢慢成了“伊斯兰教的酒”。因为伊斯兰教禁酒禁得比盐湖城(犹他州的州治所在,摩门教的大本营)还凶,所以咖啡果然也很快就惹毛了伊斯兰的高层。 第一次有宗教界发声来炮轰咖啡,是在一五一一年,当时咖啡“渗进”伊斯兰世界还不足百年。圣城麦加的宗教学者对喝咖啡这件事情恨之入骨,因为他们没办法忍受人喝咖啡不是为了熬夜礼拜,而是(别吓到喔)单纯享受喝咖啡的乐趣。咖啡的芳香美味对他们来讲是眼中钉肉中刺,于是在一五一一年,一位名叫凯尔.贝格(Khair Beg)或 […]

这家伙因为提倡吃素反对打猎惹恼了亨利八世 最终被送上断头台

1847年9月的某个夜晚,在英格兰的海边小镇拉姆斯盖特,一群人聚集在某间医院里,成立了“素食协会”(the Vegetarian Society)。“素食者”(vegetarian)在当时是一个新创词,而协会的创始成员:包括专攻水疗法的该医院创办人威廉・霍赛尔(William Horsell),以及国会议员乔瑟夫・布莱瑟顿(Joseph Brotherton)都认为此一词汇很适合用来代表他们的主张。 成员人数很快就增加到150名,隔年于曼彻斯特举办的第1届年度大会中,人数更是高达265名,且年龄层十分广泛,小至14岁,大至76岁。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他们在英国各地的城市举办聚会。期间,一本名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