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城市

从伊斯坦堡、那不勒斯到伦敦:当咖啡遇见城市

以“入境随俗”这句成语形容咖啡,真是再适合不过了。在意大利的咖啡厅吧台边等待服务时,很少听到一模一样的点餐内容。因此想像一下,如果换个国家会是什么情形:不同文化势必会造就不同的味道、香气和体验。 自咖啡问世以来,人们一直以各种不同的方式饮用咖啡,这些方法后来又传到世界各地,展现出不同的特性。咖啡已根植于我们的生活中:不仅是一种饮料,也产生深远的影响带动了货运与船运公司、咖啡农和通晓咖啡的品尝师兴起,也成为日常生活习惯及集体认同。冲煮咖啡已有一套完整的仪式可循,而这套仪式又随着地方文化的不同而有差异,对意大利人来说,喝咖啡几乎已具有神圣的地位。 美国是咖啡的最大消费国,在全球的市占率达16%,其 […]

Andy Tsai:被第三波咖啡遗忘的波士顿 或萌发一场咖啡的宁静革命

第三波咖啡的浪潮席卷全美,西北角的大城市现在像旧金山,波特兰,或是西雅图都有出名的咖啡店。这股浪潮也正在从西岸往东岸漫延。不过在这场咖啡革命里,波士顿这个美国独立革命的滥觞地倒好像完全不关己事,到现在远远比其它大城市落后许多。 这应该跟波士顿向来有着浓浓的英式作风有点关系。英国的国饮一向是茶而不是咖啡,事实上美国独立正是起源于波士顿的一场“茶壶里的风暴”。1773年英国国会通过提高殖民地的茶税是压倒骆驼背上的最后一根稻草,当年的12月16日当英国茶船抵达波士顿时,Samuel Adams揪众集会商讨对策,最后群众强行登上三艘茶船,把三百余箱的茶叶全数投入波士顿港湾里。这一事件也开启了美国脱离英 […]

你家附近有沒有一家咖啡馆在埋伏着 天天呼唤“你咖啡了吗”?

我不是咖啡瘾者,一天只要一杯咖啡垫底,顺喉顺意,身心荡漾,醒脑也!就算一杯Triple Shot磨豆,也没必要戒咖。叹咖啡快乐时光,总懒得批评罗布斯塔咖啡种邂逅化学奶精后,又去幽会高温蔗糖那回事。这根本就是慢性自残的三合一,就甭提三合一咖啡啦!只是蛮奇怪,人在国外旅行时,一旦惊闻阿拉比卡咖啡香,就有股按耐不住冲动。再来一杯卡布奇诺,赞!当然,周边好像不仅仅是我一人是那么的无聊吧?但,说叹咖啡是无聊事,注定是要得罪咖啡不归客!瞧瞧你家附近,肯定有一家咖啡馆在埋伏着。天天呼唤,“你咖啡了吗”? 其实,亚洲的一杯咖啡,从哪天开始,无端端染上了欧洲人的习惯;越过历史,攀登文化,成了时下年轻时尚,品质生 […]

既不是北京 也不是上海 没想到咖啡馆最密集的地方是这个城市

坐在落地窗边,捧一杯咖啡,和三两好友聊聊天,这惬意的场景,经常在厦门街头巷尾上演。 有数据显示,厦门的咖啡馆密度位居全国第一,人均消费名列全国首席。尤其在岛内,15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扎根着2000余家咖啡馆,这样算来,每平方公里至少有12家咖啡馆——在这座文艺又小资的城市中,只要你想喝咖啡,走一两百米,总有一阵咖啡香飘进鼻孔。 据美团数据统计,截至目前,厦门共有2084家咖啡馆,位列全国第5名。 早在2013年,就有报道称,厦门咖啡馆已远超2000家,密度超过北京、上海,成为全国咖啡馆密度最高的城市。 厦门市烘焙与咖啡协会常务副秘书长苏柏龄表示,就目前来看,这个“第一”的地位仍未被撼动,“在 […]

在邦美蜀喝一杯越南咖啡

越南西原地区,泛指中央高地达乐、多农、嘉莱、昆嵩、林同等省,达乐省会邦美蜀,地处低海拔山区,是越南咖啡大宗产地,也是少数民族聚居区域。 午后从大叻出发的巴士盘旋山丘与原野,窗外流动的风景不断变化,沿着一汪广袤湖泊绕行许久,车随西沉落日来到平缓丘陵地,静僻村屋依着山势星散,陆续有乘客在夜色中下车。5个半小时后,车抵邦美蜀郊区,车内灯亮、音乐响起,提醒乘客下车。 此地海拔虽不若大叻高,但农历年前时分,入夜冷风飕飕,路上行人皆穿起长袖衣裤,市区万家灯火,街边小吃摊高朋满座,民众骑机车逛街,夜市人车争道,众人忙着采买过年服饰,我坐在夜市生意极佳的炒冰摊吃冰,看着一名阿嬷挑了一只小包包,帮怀中的2岁孙女 […]

怎样开出一家有新意的咖啡馆?先不提供Wi-Fi再说

随着零工经济(gig economy)蓬勃发展,许多咖啡馆内都坐满了带着手机和笔电去工作的人们,整间咖啡馆显得十分安静,只听得到敲打键盘和点按滑鼠的声音。 摆脱3C 恢复社交本质 现在,有些咖啡馆老板企图扭转这样的趋势,让咖啡馆重新恢复成可以轻松聊天的社交场合,同时也提供一个“无Wi-Fi天堂”,让顾客暂时摆脱冰冷的电脑与手机,重拾人与人之间对话的温度。 芝加哥林肯公园附近的Kibbitznest就是家响应“不提供Wi-Fi”运动的咖啡馆。走进店里,看不到一般咖啡馆常见的低头族,不少客人三三两两聚在一起谈天说地,有些客人边聊天边啜饮红酒或啤酒,还有几个小朋友围在桌边下棋。老板娘科斯提纳与丈夫路 […]

如果你开的是咖啡馆,但客人拿你当充电站,你要不要收他电钱?

据英国《每日邮报》2月15日报道,奥地利首都维也纳一家咖啡馆因向顾客收取1欧元(约合人民币7.28元)充电费而引起众多网友关注。据悉,该咖啡馆位于多个彩色公寓之间,由于顾客大量用电使其电费暴增。    咖啡馆老板加林娜·波科尔尼表示,1欧元的费用是针对那些在店里长时间给自己手机充电的顾客。充电15分钟左右都是免费,但1个小时就不能接受了。    对于收费一事,她解释道:“游客们总是在充电,那么谁给我付那些电费呢?”“我开的是咖啡馆,不是网吧,而客人的用电量越来越大。人们来这旅游,认为一切都容易得到并且免费。但你不能总想着什么都是免费的。”    费用也针对顾客使用笔记本和平板电脑,插入电源的每 […]

咖啡爱好者的愿望一次满足:整栋大楼都是一间一间的咖啡厅,想要去哪间你自己决定

我曾幻想有喝不尽的咖啡、去不完的咖啡厅,尽管现在的咖啡厅已经多到去不完,但实在没想过一整栋大楼都是一间间的咖啡厅呢,除非我去过越南。 在越南胡志明市的The Cafe Apartment,就是一栋有着满满的独立咖啡厅的咖啡公寓,在这里你可以找到各式各样的咖啡厅,满足每个人对咖啡厅的期望。 The Cafe Apartment坐落于城市闹区,是建于20世纪中期的老宅,2015年才改造成咖啡公寓,保留先前政府和军事人员居住的痕迹,再依照驻入店家的风格赋予不同面貌,总共十层楼,特别推荐先从外观欣赏这栋建筑,可以一目了然每家咖啡厅的阳台,无论是白天还是晚上看都是格外特别的景色。 一楼是书店,二楼是服装 […]

在巴黎,生活就是一家咖啡馆

“我们同情那些在花神咖啡馆中无所事事的年轻人,但是这种同情里又夹杂着一丝不耐烦:他们离经叛道的行为主要是为了给自己的消极、懒散寻找借口,还有就是他们真的是非常非常无聊。——西蒙娜·德·波伏娃 除了周日,每天早上6点左右,蕾妮夫人和她的丈夫荷西会拖拽他们的咖啡馆外那些快要散架的桌椅,将它们安在铺着鹅卵石的露台上,露台就在我们的卧室窗户下。 在晚上11点到凌晨2点这段时间里,他们会用力将这些桌椅再搬进来。蕾妮这一辈子都在做这件事情,就连她还在子宫里也不例外:在她之前,她的母亲经营着这家咖啡馆。几年前,蕾妮和荷西退休了,将这个地方卖给了附近的餐馆。这种搬动桌椅的传统仍在继续,还有震耳欲聋的音乐作为伴 […]

在巴黎喝咖啡别老盯着双叟和花神 左岸的第三波咖啡小店你不要错过

第一次来巴黎的人应该会很纳闷。巴黎不是咖啡之都吗?巴黎的左岸不是台湾咖啡广告的最爱吗?美美帅帅的模特儿不都是在巴黎左岸喝完咖啡以后头顶上就会有祥云飞过,佛光万丈吗?可是为什么你如果真的在巴黎坐下来喝一杯咖啡的话总有一个疑问浮上心头:为什么巴黎的咖啡在现实生活里喝起来有点落漆,再平凡不过。 这是一个期望值的问题。法国人喝咖啡起步早,打从18世纪以来,咖啡早已经融入生活的一部份。在这样的背景条件下,刚刚说的“再平凡不过”正是重点。咖啡是巴黎日常生活的一部份。你去巴黎喝咖啡,喝的是人家日常生活里的饮料。可是不住在巴黎的人在巴黎喝咖啡,想喝的是“意境”,实际上那杯咖啡倒底好不好喝,好像也很少人会去在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