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ull House Coffee 的搜索结果

一个咖啡馆主的日常:遇见大人物

过完年,各自回到工作岗位,Full House显得清凉,没事还可以拍拍蚊子—— 差不多三点多,来了一位贵妇,之所以认为她像个贵妇,是因为她的穿着、打扮不仅显贵气,还时尚的很。 我招呼她坐下,倒了水,问她要喝什么咖啡? 她想了想说“现在应该没有品质比较好的夏威夷咖啡吧?”我很纳闷,何出此言。 我问她“此话怎讲?” 她说“几年前夏威夷不是火山爆发吗?难道产区的豆子没受到影响吗?” 我很惊讶地看着她,为什么产区的讯息她这么清楚? 然后她思索一番“现在应该有蓝山,妳给我蓝山吧!” 连蓝山的产期她都这么清楚,她是何方神圣? 我给了她牙买加蓝山克里夫顿庄园的咖啡,从闻粉开始,她不仅 […]

一个咖啡馆主的日常:哇?法国人!

法国人?嗄?竟然来了一个法国人,他是怎么摸到Full House的?碰到美国人,我们多多少少有受一点英文教育的,碰到美国人都有“有口难言”的感觉,这个法国人该拿他怎么办? 从他一进门说话的口音,虽然我不懂法语,可是法国音还是可以辨识的。他讲什么,我一头雾水。吧台坐着一个新客人,他看看我,再侧头看看那个法国人。我小声跟新客人说“糟糕,法国人,我不会讲法国话,怎么办?” 你猜怎么着?他比着手势,示意法国人坐下,就坐在吧台,然后跟法国人寒暄起来。嗄?又是一个法国人?可他明明黑发黑眼珠呀!反正有人帮我招呼这个法国人,我如释重负,感恩再感恩! 新客人代为传话,要一杯Espresso。 剉赛!我的机器的功 […]

一个咖啡馆主的日常:我又往全民Syphon迈前一步了!

傍晚,来过两次那个小帅哥又来了,那个带了朋友烘焙的豆子来那一位,这次又自己一个人来。 我的小厢房里有客人,吧台倒是空荡荡的。 我送了水给他,问他这次来是有什么事吗?小帅哥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我耐心等,等他说明来意。 小帅哥说“我那天无意间逛到妳的粉丝团,看了妳的文章,竟然看到妳写我的朋友的文章,因为我是无心去看文章,是一个旁观者的心态,看了妳的文章,妳的描述,我才感觉我的朋友的言行很浮夸、很不妥、也很无理,今天算是特地来跟妳道歉的。” 我没想他来的原因是因为这样,害我有点不知所措。 他说那天没有说话那个人是他朋友,烘焙豆子那个是他同学,他们两个并不认识。他跟他的同学虽说是同学,但却不是很知交, […]

一个咖啡馆主的日常:咖啡与咖啡机器

来了几个年轻人,没有挑吧台坐 (吧台没座位),就在正中央那桌定了位。当时还有几个客人要忙,送了水后打声招呼就先将他们晾着。 忙完了吧台的客人,回头帮他们点咖啡。他们各自心中早有腹案,没花几分钟就搞定他们要的咖啡。瞧他们吱吱喳喳的不得闲,也就没跟他们怎么聊,他们自个儿已经够热闹了。 清洗Syphon时约略听到他们聊的话题 (因为离吧台较近),讲的是机器,义式咖啡机,努力听了听内容,曾经稍有犹豫是否加入他们的话题,思索过后也就放弃了,因为那时候的我已经讲了很久的话,声带开始有干渴不舒服的感觉,再说就要哑了。(最主因是目前店里的机器出水量太大,不适合用来煮咖啡,我的义式咖啡机现在的功能是干燥滤布,还 […]

一个咖啡馆主的日常:玩玩就好 但也别玩出火来!

有些客人会将自己炒的咖啡豆,拿来给我试,当然他们对自己的作品相当满意,也自豪! 其实他们都是自己在家玩玩,所以烘焙所使用的器具大多是平底锅之类的厨房锅具,反正是自己烘着好玩,也就没有太严肃的要求。只是一般家用的平底锅没办法让锅子受热到200度,炉火在锅底直火且定点式的加热,所以必须不断地摇晃翻动生豆,目的在力求均温,尽管如此咖啡豆的色差依然无法避免。再说被烘焙的豆子在平底锅里没有锅盖,所以温度无法集中,豆子很难被烘熟。就算有锅盖可以盖,烘焙时产生的烟,被闷在锅里散不去,豆子会有烟熏味,咖啡也会偏苦,怎么说都会有问题。 在印尼一些比较不讲究的产区,他们会用一种土法炼钢的方式烘焙咖啡豆,因为他们也 […]

一个咖啡馆主的日常:你也是追求新鲜的群族吗?

这天来了一部自用轿车,车子停在对面,从车上走下来一位年轻人,他穿过马路小跑步地来到店里。 店里人有一点多,年轻人一进门说要买咖啡豆,我问他要买什么豆子,他问:“有没有新鲜的豆子?” 我在煮咖啡,必须专注,所以叫他等我一下。煮好了咖啡,放下搅拌棒,我问他:“什么叫做新鲜的豆子?” “就是烘焙不超过两个星期。”他解释着。 又是一个被教坏了的孩子。因为没有空跟他详加解释,所以直接回他:“我没有卖两个礼拜以内烘焙的咖啡豆。”他简短一声“谢谢”,随即转身离开。 很多人买咖啡豆,选购的条件都会强调新鲜,就是没有人告诉我新鲜的定义为何? 答:咖啡豆要在烘焙好一个星期、十天、不超过半个月内喝完。 问:否则呢? […]

咖啡馆主的日常:又是一个外国人

啊?又是一个外国人! 八、九点,来了一个外国人,身高不是很高,看起来很年轻。我有一点不知所措,原本英文就不是顶好,加上太久没说了,所以显得生疏了。好在大女儿在,我脸转向大女儿,叫了一声女儿的名字,女儿低头在看手机,听我叫她,抬起头眼光朝向我,我撇一撇脸,示意有个我搞不来的客人。 (女儿:哼哼,妳也有今天哪~) 女儿也愣了一下,我想她一看到是外国人,脑子想必也是一番排列组合,毕竟她从国外回来两年,两年没讲英文,生疏应该免不了吧!但是有语言底子的人,想重拾语文能力应该比较快才是。于是大女儿起身迎向客人。 有个朋友问我,我都是从国外买豆子,想必英文一定非常精进。朋友把我想得太厉害了吧?我虽然从国外买 […]

咖啡馆主的日常:季风咖啡的由来

虽然我有几年不卖亚洲豆了,不是它们不好,而是少了酸的咖啡,在店里就是乏人问津。即便如此,我还是不得不提一款亚洲特有的咖啡,印度马拉巴,季风咖啡! 印度于1858年沦为英国殖民地,而印度季风马拉巴咖啡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英国王朝时期。在英国殖民地的时代,举凡在印度种植采收的咖啡豆都必须运往英国,对外交通则是船运,当时是木板船的年代,印度到英国航运时间需要三 ~ 四个月,端看气候决定航程,咖啡生豆则是用木制桶装。 在将咖啡豆通过海运从印度运到欧洲的几个月中,在湿气和海风的共同作用下,使咖啡从新鲜的绿色生豆熟成,老化成淡黄色。放置船上的木桶因为潮水的关系,使木桶呈潮湿的状态,生豆长时间处在潮湿的木桶里 […]

咖啡馆主的日常:英国龙 美国虎

就国际事务而言,英国和美国的角色一直都是狼与狈的关系,我们姑且称之为兄弟邦谊。 私底下,英国人说美国人太粗鲁、无礼!美国人却说英国人太傲慢、目中无人! 但是就咖啡而言,这两个国家却又是大异其趣! 咖啡之于英国人是休闲、怡情养性的饮料,悠闲、不赶时间的象征。 咖啡对美国人来讲,跟可口可乐、百事可乐的概念差不多,繁忙间,一口饮料,接下来又是一堆忙不完的事物! 咖啡对英国人而言是不酸的,是必须和奶混在一堆的。在英国,对于咖啡的酸并没有太多的描述,虽然在介绍咖啡的句子中,也会有酸的介绍,但是大多只是一语带过,并不会有深入的解说,英国人注重的是咖啡的醇度、质量。 甘、酸、香、醇、苦,是美国人追求的咖啡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