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历史

咖啡馆在英国的兴与衰:工业革命与咖啡馆文化

1876年,美国小说家亨利·詹姆斯在欧美间经历20年候鸟般的穿梭生活后,定居伦敦,开始写作《英国时光》,记录他的旅居体验,评述他为之着迷的这个岛国的景物和人情。当写到伦敦印象的时候,他惊讶地发现,在这个国际大都会竟然找不到一家在巴黎、在欧陆城市街头常见的供知识分子和艺术家们休憩、交际的咖啡馆。事实上,今天访问英伦的游客假使有心,也会察觉,喝咖啡的地方虽有,垄断市面的基本上是意式咖啡店(如Costa)或美式咖啡馆(如星巴克),都是根源于外国的20世纪时髦产品。体现英国本土口味和历史文化风情的品牌难觅踪迹。 然而,200多年前,英国曾有过一段由咖啡和咖啡馆文化所主导的历史,见证过世界上最壮观的咖啡 […]

知识点:英国最早的茶叶广告是一家咖啡馆做的

在17世纪30年代中期,中国的茶叶就已被荷兰商人带到了英国。但在很长的时间内,茶对于英国人都是一种极为罕见也极其陌生的东西。    “据说茶在英国初次上市出售已晚至1657年”(角山荣《茶的世界史》)。而1658年9月23日,伦敦《政治快报》上刊登了一则茶叶广告,则是英国最早有明确日期的关于茶的记载。这是伦敦一家咖啡馆的广告。 在咖啡馆卖茶,也算不上奇怪的事情,无非只是英国人还没有好好认识这两种东西。当时看来,茶与咖啡都是从遥远世界舶来的珍奇饮料,再没什么大的不同。只不过咖啡早卖了几年,先一步建起了咖啡馆而已。 那则广告“满纸充满了冗长的介绍功能的语言”,先是茶的一般性介绍,然后着重提到茶是“ […]

咖啡的伟大故事:从传说到历史

咖啡的故事可追溯至好几代以前,时间横跨1000多年,和许许多多地球上发生过的事件一样,至今仍包裹在迷雾中。咖啡的故事就是一粒褐色种子的旅程,过程中充满了神秘与奇妙。 我们每次喝咖啡,就如同沉浸在自远古以来吟游诗人与文人雅士着迷的世界中。有关咖啡的最早传说,据信来自于公元前400年的东方。 虽然欧洲与阿拉伯的历史学家采集了许多神秘的口传故事,这些故事的源头是来自公元500年前的非洲席巴女王王国,但就流传下来的文字记载来看,只知道在15世纪前半,咖啡已是众所周知的植物,民众也会喝咖啡。 在1671年的第一篇咖啡专论《健康的饮料》(De Saluberrima potione)中,安东尼奥·福士托· […]

挪威人为什么要喝那么多咖啡?

在挪威,每年人均消耗接近 10 公斤咖啡豆,和其他几个北欧国家,长据榜首三甲。几年前更加有标题写到,Uten Kaffe,stopper Norge,字面意思是说没有咖啡,整个挪威就停止运作了。这当然是夸张手法,但也成功凸显咖啡在挪威社会中的重要地位。我一直疑惑,为什么北欧人喝那么多咖啡? 有人翻查挪威的历史档案,发现咖啡这词早在1694年出现。在18世纪初,这种新奇有趣的饮品在上流社会流传开来。那时的富贵人家女人,不用上班不用料理家务,日常就是聚在一起闲话家常交换情报。以前聊天佐以酒,一天下来大概醉得惨不忍睹,咖啡的出现,就顺理成章的,变成离地一族的社交必备新宠。 在短短的时间,接近18世纪 […]

成也咖啡 败也咖啡 说说巴西咖啡王国的畸形繁荣

16世纪初至19世纪20年代,葡萄牙对巴西进行了长达300余年的殖民统治。葡萄牙的殖民统治对巴西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产生深远影响,单一产品制和大地产制成为制约近代巴西经济发展的羁绊。由于独立运动的不彻底性,在独立后的一百年间,巴西仍旧沿着殖民地时期的路径,发展以出口初级产品为主的单一商品经济,促成了19世纪咖啡经济的畸形繁荣。“咖啡王国”巴西一方面享受着咖啡经济高速增长的成果,另一方面也饱受其弊病之苦。 殖民者推行单一产品制 15世纪,为了打破意大利人的商业垄断,通过水路与传说中的东方建立直接贸易,葡萄牙人开始探索新航路,继而进行殖民扩张。1500年4月,佩德罗·阿尔瓦雷斯·卡布拉尔率领的葡 […]

除了《基督山伯爵》,大仲马还写过一本《美食词典》,他特别提到了这样东西……

法国文学家大仲马在1869到1870年间撰写的《大仲马美食词典》 (Le grand dictionnaire de cuisine) 专门提到咖啡。他从咖啡的历史谈起,从社会和经济动态的角度看喝咖啡的生活习惯。以下文字来自他的撰述。 咖啡树是灌木,花朵芬芳。咖啡起源于“阿拉伯福地”的也门,现在几个国家都有种植。阿拉伯历史学家阿哈迈特埃芬迪认为,最早发现咖啡的是一位托钵僧,时间大约在15世纪,或者说是在伊斯兰教历的650年。 第一个提到咖啡树的欧洲人则是意大利帕多瓦的普罗斯佩阿尔平。1580年,他陪同威尼斯执政官去了一趟埃及。提到咖啡的那部著作是用拉丁文写的,题献给让莫拉齐尼。 我曾在开罗阿里 […]

巴西人能有自己的咖啡,得感谢一对偷情的人

咖啡原产于埃塞俄比亚,因被欧洲人发现的时间较晚,十五世纪时才有文献记载它的使用方法;它是一种兴奋剂,能够提神醒脑,因此广受欢迎。据信,也门苏非派的和尚们是最早饮用咖啡的一群人,咖啡让他们在夜间祈祷时能保持清醒。 十五世纪初,咖啡已经传到穆斯林(回教)的朝觐圣地麦加,之后便传遍整个中东。后来旅行家很快又将咖啡带到欧洲,据说十七世纪初期,某些天主教徒怀疑咖啡是魔鬼的饮料(因为异教的颚图曼帝国最热衷这种饮品),便怂恿教宗克莱孟八世(Clement VIII)下禁令,没想到教宗亲自品尝了这种饮料之后却给予咖啡祝福,咖啡也因此逐渐普及欧洲。当时,民众争相品尝这款新饮品,咖啡馆便在欧洲各地雨后春笋般涌现。 […]

去虹口喝杯咖啡 享受历史的香醇

咖啡馆是上海开埠以后外国人带来的“西洋玩意”。早期提供咖啡的场所主要在一些西餐馆、饭店、俱乐部等等,最有名的是永安公司的七重天咖啡馆和汇中饭店附设的咖啡座。 1928年,《申报》出现一个新栏目“咖啡座”,意在鼓励作者像在咖啡馆里一样“自由地就任何议题交换意见。”这证明了一个事实,咖啡馆在当时是上海社会新兴的城市空间,在社会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那时的咖啡馆主要集中在老卢湾、静安、徐汇等法租界以及虹口日租界这些地区。位于法租界的霞飞路出现了许多效仿巴黎的露天或室内咖啡馆,比如巴尔干、君士坦丁堡、Kingsley、Little Coffee Shop以及伟多利咖啡馆、皇家咖啡馆等,面积较小但舒适的咖 […]

如果给弗洛伊德一个治疗希特勒的机会,那只能发生在维也纳了

一个世纪之前,竟然有一间咖啡馆,在同一年曾是希特勒及托洛斯基流连之处,而弗洛伊德常到的咖啡馆就只在几街之隔。1913年维也纳一个小区内 ,曾滋养着这几个改变20世纪思潮及发展的人物。咖啡馆在一个小区内担当什么角色? “我当时坐在桌子旁。敲门声过后,门敞开,一个陌生男人走进。他的眼内没有半点友善。”苏联革命家托洛斯基(Trotsky)曾这样写。文中的男人正是前苏联最高领袖斯大林(Stalin)。 1913年,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始。原来,当年斯大林、托洛斯基、后来在南斯拉夫成为总统的狄托(Josip Tito)、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Freud)以及后来成为德国纳税党领袖的希特勒(Hitler)都 […]

台湾咖啡店的小历史:不只饮料和爵士乐,还有青春女子的呢喃与陪伴

近年台湾各地吹起一股文青风,一间又一间的“文青咖啡店”隐藏于各大城市的街道巷口之中,仔细瞧瞧,店里所贩卖的不只是咖啡,配合精致的甜点、整洁的环境、悠闲中却又带有一丝雅痞的音乐,就算坐在里头发一整天呆都不嫌浪费。 也可以这么说,现代咖啡店的经营指标,主体已经不再仅是那一杯拿铁或是卡布奇诺,而是整个咖啡店所要营造的“文青”氛围。 回顾台湾的历史,“咖啡店”是什么时候普遍出现于台湾呢?过去咖啡店所经营的项目,又有什么呢?以前咖啡店内的摆设、消费族群,又跟现在有没有不一样呢? 要说咖啡店的出现,就必须要先从台湾的咖啡说起。 相传咖啡豆是英商“德记洋行”在十八世纪所引入,主要种植于台北县三峡、海山等地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