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ysical Address
304 North Cardinal St.
Dorchester Center, MA 02124
Physical Address
304 North Cardinal St.
Dorchester Center, MA 02124
法国文学家大仲马在1869到1870年间撰写的《大仲马美食词典》 (Le grand dictionnaire de cuisine) 专门提到咖啡。他从咖啡的历史谈起,从社会和经济动态的角度看喝咖啡的生活习惯。以下文字来自他的撰述。 咖啡树是灌木,花朵芬芳。咖啡起源于“阿拉伯福地”的也门,现在几个国家都有种植。阿拉伯历史学家阿哈迈特埃芬迪认为,最早发现咖啡的是一位托钵僧,时间大约在15世纪,或者说是在伊斯兰教历的650年。 第一个提到咖啡树的欧洲人则是意大利帕多瓦的普罗斯佩阿尔平。1580年,他陪同威尼斯执政官去了一趟埃及。提到咖啡的那部著作是用拉丁文写的,题献给让莫拉齐尼。 我曾在开罗阿里 […]
喝卡布奇诺很爱做白日梦?爱喝拿铁的人很优柔寡断?看看laughing squid用咖啡来分析性格准不准吧。 1、浓缩咖啡 Espresso 你适应力强又亲和,像你一样懂得欣赏浓缩咖啡美好的人,通常也具有令人敬佩的特质。 2、双份浓缩咖啡 Double Espresso 喜欢喝Double Espresso的人,你是不是相当实际又非常努力的人呢?就算别人想打倒你,你也会顺利度过难过并且毫发无伤。 3、摩卡 Mocha 你非常有创意及想像力,而且有很多有趣的嗜好,你可能不是非常喜欢纯咖啡的味道,但是为了提神,摩卡成了你少数能接受的咖啡口味。 4、拿铁 Latte 喜欢喝拿铁的你,是不是个性相当深思 […]
外媒报导,英国交友网站“Match.com”新近推出一项“Espresso Yourself”活动,他们在伦敦肖迪奇(Shoreditch)一个行动咖啡店提供定制化咖啡服务。 店家会将一些想交友的男女的大头贴,用3D列印技术雷射在咖啡的奶泡上、并将他们的身高、年龄、喜好等资料印在咖啡杯上,顾客可以到咖啡店将顺眼的咖啡带走,如果希望和杯上的人进一步认识,就可以点进交友网站。 假如在咖啡店没看到印有理想对象的咖啡也别气馁,“Match.com”现场也提供3D列印服务,顾客可以将自己的脸印上咖啡奶泡,等待下个赏识自己的人将这杯咖啡带走。 交友网站的工作人员薇琪(Vicki Burtt)说,有很多网站 […]
咖啡原产于埃塞俄比亚,因被欧洲人发现的时间较晚,十五世纪时才有文献记载它的使用方法;它是一种兴奋剂,能够提神醒脑,因此广受欢迎。据信,也门苏非派的和尚们是最早饮用咖啡的一群人,咖啡让他们在夜间祈祷时能保持清醒。 十五世纪初,咖啡已经传到穆斯林(回教)的朝觐圣地麦加,之后便传遍整个中东。后来旅行家很快又将咖啡带到欧洲,据说十七世纪初期,某些天主教徒怀疑咖啡是魔鬼的饮料(因为异教的颚图曼帝国最热衷这种饮品),便怂恿教宗克莱孟八世(Clement VIII)下禁令,没想到教宗亲自品尝了这种饮料之后却给予咖啡祝福,咖啡也因此逐渐普及欧洲。当时,民众争相品尝这款新饮品,咖啡馆便在欧洲各地雨后春笋般涌现。 […]
咖啡馆是上海开埠以后外国人带来的“西洋玩意”。早期提供咖啡的场所主要在一些西餐馆、饭店、俱乐部等等,最有名的是永安公司的七重天咖啡馆和汇中饭店附设的咖啡座。 1928年,《申报》出现一个新栏目“咖啡座”,意在鼓励作者像在咖啡馆里一样“自由地就任何议题交换意见。”这证明了一个事实,咖啡馆在当时是上海社会新兴的城市空间,在社会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那时的咖啡馆主要集中在老卢湾、静安、徐汇等法租界以及虹口日租界这些地区。位于法租界的霞飞路出现了许多效仿巴黎的露天或室内咖啡馆,比如巴尔干、君士坦丁堡、Kingsley、Little Coffee Shop以及伟多利咖啡馆、皇家咖啡馆等,面积较小但舒适的咖 […]
咖啡对美国饮食文化来说,无比重要,据说,18岁以上的美国人,每天必须喝一口咖啡,才有动力工作,应付新的一天。美国生活与咖啡两者密不可分,不只饮食,咖啡也占美国战争历史上重要一席。在美国南北内战中,咖啡像战争的燃料,减轻北方士兵的苦痛,让他们在如地狱的战场上坚持行军打仗,最终取得胜利。 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PR)论饮食对世界冲突影响的节目 Hidden Kitchens ,以“咖啡”作切入点,谈及咖啡在美国内战的角色。节目指出,咖啡在南北战争中有不可或缺的地位,对士兵来说,咖啡不仅有提神功效,更是抚平苦痛的饮料。 1861到1865年间展开的南北内战,是美国史上最重要的战争,当时,南北州份矛盾日 […]
美国总统当选人川普长女伊凡卡,正拍卖与她共饮咖啡的机会做公益,目前竞标价已攀至72888美元。虽为慈善,但她身分特殊,引发“极不适当”的道德争议。 伊凡卡与慈善机构“Charitybuzz”合作的慈善拍卖,所得将投入她弟弟艾瑞克・川普的基金会,资助儿童医院。参与竞标者包括一名在中东有生意的英国商人,希望能打探川普未来土耳其政策;另一名餐饮业商人则说,想请伊凡卡转告川普,不要赶走移民。 政治监督组织“民主21”创办人韦尔泰梅说,伊凡卡此举“极不适当”,“第一家庭成员不该筹款,并让出钱者交换到可能影响总统的机会。”曾任白宫伦理问题律师的艾森也指,奥巴马曾提供签名物品供义卖,但不让第一家庭成员直接征 […]
我们是迷恋咖啡的现代人。 1670年,大约在英国人占领荷兰人的新阿姆斯特丹的六年之后,咖啡取代了啤酒,成为纽约人的早餐饮品;1689年,北美最早的咖啡屋在波士顿开张。在咖啡文化双砥柱的巴黎(1675) 和维也纳(1683) 出现咖啡屋之后不久,新大陆也开始在公共场所享用咖啡了,甚至比起他诸如柏林(1721) 等欧洲城市还要更早。纽约在1696年有了第一家咖啡屋,费城则在1700年。就在这些地方的文化都还没完全成形之际,美国的咖啡文化便已经开始了。 尽管有这么好的开始,新大陆和咖啡的亲密关系在三百年来却一直保持低调。没有人(当然不是对美国咖啡不屑一顾的欧洲人)想像得到2004年星巴克会在巴黎的歌 […]
位于日本名古屋东山动物园的超人气大猩猩Shabani,去年意外在推特上爆红后,让不少粉丝前往朝圣,它先前不仅推出许多周边商品与写真集,甚至在今年五月申请注册商标,近期还推出联名咖啡豆,每卖出一包,动物园就有5日元(相当于3毛钱人民币)的收入。 东山动植物园表示,每年动物园的饲料费用庞大,去年度就高达1.5亿日元, 且光是Shabani和其他5只大猩猩,一年就要花760万日元在饲料上,于是园区想出与某咖啡馆合作,选用大猩猩栖息地-非洲咖啡豆“Silver Back Coffee”,以Shabani的肖像下去包装,每包贩售160日元,每贩售一包就捐赠5日元到动物园,做为大猩猩的饲料费,自己的饲料自 […]
1892年,法国传教士田德能来到大理宾川朱苦拉村进行传教活动,并在这里种下第一棵咖啡树,距今已有百年历史。 据说,战乱时期的朱苦拉,曾有一位姑娘的心上人受了伤,姑娘上山采来咖啡果,无奈没有工具只能用嘴剥皮,制成香浓的咖啡,给心上人喝下,没想到竟神奇的加速了小伙的伤愈,这也是“吻初咖啡”的最初由来。 后来,每到咖啡果红的时节,少男少女们便把采摘来的咖啡,用嘴脱皮,再把脱皮的带壳咖啡进行晾晒,随后用石臼舂,用簸箕筛,精选出的咖啡经过烘焙,再用石磨磨细,作为待客的尊贵饮品。 有趣的是,如今云南很多产咖啡的地方,依然延续着这一神奇的秘方。也许,大家渴望得到爱情的力量,要远远超过咖啡的提神效力。 来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