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ysical Address
304 North Cardinal St.
Dorchester Center, MA 02124
Physical Address
304 North Cardinal St.
Dorchester Center, MA 02124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位于德国韦尔特海姆(Wertheim)的路边咖啡厅Toppels’今年年初才开业,生意却异常火爆。 从外面看,它似乎被整个反转了过来,好像建在车库顶上。进去之后,更是让人惊掉下巴,家具等物品都吊在天花板上,看起来就像个颠倒的世界。 这家咖啡馆在装修的时候将所有陈设物品全部进行倒置。因此游客站在地面上拍照的时候就像是悬浮倒立在半空中一样。 比如浴室里,一个大浴盆为大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拍照地点。游客只要双脚站在地面上,头部和双手就可以接触到浴盆,看起来像是双脚粘在天花板上练习倒立一样。 这样的举措吸引游客们纷至沓来,纷纷拍照传到Instagram或Facebook等社交网络 […]
好莱坞资深帅哥乔治・克鲁尼(George Clooney)温文有礼,向妩媚迷人的女性献殷勤,端上一杯雀巢胶囊咖啡,潇洒地说,“奈斯派索(Nespresso)咖啡,夫复何求”的广告桥段,打动了无数消费者的心。 据英国《每日邮报》(Daily Mail)报导,乔治・克鲁尼在3000万英镑重金礼聘下,确实发挥了他高度促销的魅力。短短一年内,胶囊咖啡在英国的销售便成长了30%,单是2015年,就有超过500万台胶囊咖啡机进入英国的办公室与厨房。 而据澳洲广播公司(Australian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报导,咖啡胶囊的全球销售已从2010年的70亿美元,成长为2015年 […]
放眼当今全世界的咖啡文化,主流的当属意式咖啡(caffè),这个caffè在意大利文里也有“咖啡馆”的意思。 “拿铁”很多人喜欢喝,奶香味十足。拿铁的英文是latte,来自意大利文,本义为“牛奶”,完整的说法是 caffè latte(咖啡加牛奶)。 拿铁在英文里的拼法有好几个版本,除了标准的全称caffè latte和简称latte之外,è 上面的那一撇也经常省略,成了英文化了的caffe latte,其他不同的拼法就不一一列举。 拿铁上面还可以拉花(latte art),字面为“拿铁艺术”之意。 有件事一直困惑着我,“拿铁”这两个字总给我当黑手做粗工的联想,跟粉领小资轻啜香醇咖啡的画面,简 […]
据市场调查公司Euromonitor的调查,世界上人均消费咖啡最多的国家是荷兰,一年人均喝掉260.4升咖啡,第二名芬兰是184.9升咖啡,加拿大人排在第三位,每人每年喝掉152.1升咖啡,而美国只排在第9位,美国人每年喝掉115.2升。 仅仅比较加拿大人和美国人在咖啡消费方面的不同,你会发现: 首先,加拿大比美国气温低。在寒冷的冬天喝杯热咖啡是享受,而在美国南部酷热的夏天喝热咖啡就热上加热了。实际上,在美国南部,人们最喜欢的饮料是冰镇碳酸饮料,比如可口可乐。 其次,咖啡馆在加拿大遍地都是。最受喜爱的Tim Hortons咖啡连锁店在加拿大开有3692家分店,平均每9000居民就有一家Tim […]
澳洲阿得雷德(Adelaide)咖啡店Viscous Coffee推出的“Asskicker”,混合了4份(shots)浓缩咖啡,8颗冰酿48小时的冰滴冰块,120毫升酿造10天的冰滴,再加上牛奶。咖啡师傅说,Asskicker的咖啡因含量是1份标准浓缩咖啡的80倍。 你可以花3-4小时啜饮Asskicker,咖啡师傅保证这杯可以让你醒12-18小时。 根据美国农业部定义,1份正常的浓缩咖啡,大约含有63毫克咖啡因,这杯Asskicker则有5克。根据美国食品暨药物管理局和美国农业部,400毫克以下的咖啡因,一般不会带来危险或负面的副作用。 Viscous Coffee老板班宁顿(Steve […]
“分心”是美国纽泽西州发生致命车祸的首因,为遏止此类交通事故,该州议员拟立法规定,汽车驾驶除专心开车外,几乎什么也不能作,甚至连喝杯咖啡也不行。 提案的纽泽西州众议员维斯纽斯基表示:“重点在于我们必须多方尝试,劝阻分心驾驶的危险行为。教育和执法将能改变大家的态度。” 该法案拟禁止汽车驾驶边开车边进食、喝饮料、整理妆容、阅读或使用电子设备,上述行为都可能面临罚款和吊销驾照。 驾驶首次违规可能被罚200至400美元,再犯是400美元至600美元,第三次则是600至800美元,可能会吊照90天。 具体而言,该法案规定汽车驾驶不准进行“任何与实际操作机动车辆无关、但会影响在公路或高速公路上安全操作该车 […]
村上春树不喜欢学校“这东西”,无独有偶,加西亚·马尔克斯也说过:“我进大学课堂,好比进监狱牢房”。 跟天下所有的父母一样,马尔克斯的父母当初指望儿子规规矩矩念完大学法律系,毕业后做个衣食无忧的律师,不料一心想当作家的马尔克斯,却瞒着家人,从大二起就干脆辍学了。 马尔克斯固然是罕见的写作天才,但是永远逃离不了勤奋学习这个规律。与马尔克斯至少从中学起就“不爱上学”这一现象并存的,是他永远保持着不知疲倦饱读名家经典的态势。 在中学课堂上,老师们最放纵他的行为莫过于,任凭自幼酷爱文学的他在课堂上看小说,任凭他在校刊上胡说八道。马尔克斯自小就是这么特立独行,他既是一个不爱上学甚至于难免染上夜 […]
这篇文字的标题虽然有点扯,并不代表我不知道自己要讲什么。那个排着队翻手机的同学,买到咖啡之前正好可以读完。 早前kaweh.net曾报道法国人在咖啡馆贩售“知礼咖啡”,只要客人“以礼待人”,就可享受优惠,本来一件蛮好玩的事情,在一些国人眼里,却成了乱定价欺诈消费者,依国情看,貌似有几分道理,所以说,玩“知礼咖啡”也会遇到水土不服的对象。 好在美国东部维珍尼亚州的一间咖啡馆并没在乎什么欺诈,尊崇“以礼待人”的理念,只要顾客够知礼,买咖啡就可以大优惠。你嘴甜我就让你占便宜,彼此高兴,皆大欢喜,何乐而不为。 更可爱的是,一些不明真相的观众把此事当新闻,引爆社交网站,除赞成奖励知礼之人,更是感叹社会越 […]
欧洲人最初称咖啡为“阿拉伯酒” 咖啡最初被作为饮料传入欧洲时被称为“阿拉伯酒”。“coffee”这一单词可能源于阿拉伯语“qahhwat”或者希腊词“kaweh”,但流入土耳其后变为了“kahveh”,据说是因为土耳其人没有“w”,只能用“hv”替代。紧接着在荷兰咖啡拥有了“koffie”这一名称,最终在其传入意大利后被称为“caffe”。时至今日在土耳其早餐被称作“kahvalti”,翻译过来就是“在咖啡之前”的意思,而棕色这一单词也来源于” kahveh”。 咖啡碟最初用于冷却咖啡 话说乔治华盛顿和托马斯杰斐逊某天讨论参议院的价值之余,发现杰斐逊将咖啡倒在咖啡碟中饮用?华盛顿不解,杰斐逊回 […]
因工作需要,我去了一趟法国。刚到没多久,一个在法国的老朋友就邀请我去一家咖啡店叙旧。我欣然受邀,连忙赶到了咖啡店。这是一间不论外表还是招牌都很普通的咖啡店,名叫“席拉的小店”。虽然整个空间装潢简洁,但充满了温馨的格调,顾客们纷至沓来,生意很火的样子。 还未点咖啡,就被法国人的热情奔放所震动。旁边一位胖胖的男士刚一入座便毫无征兆地去拥抱邻桌一位女士,那位女士也很开心地迎了上去。随即,那位胖男士点了一杯咖啡便坐了下来,我亲眼看到服务员过来只收了他1.4欧元。一杯咖啡居然这么便宜,难怪这家店生意这么红火,我惊讶于这家普通的咖啡店竟然有这么多匪夷所思的地方。 待朋友进来后,我径直走到服务台点咖啡,用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