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箭:咖啡的起源、发展、传播及饮料文化初探

咖啡,与茶、可可并称为当世三大饮料,为全世界约1/3的人口所饮用,其消耗量已仅次于茶。饮用咖啡在欧美国家很普遍、流行,在中国和其他东方国家,也渐趋流行。但在中国学术界,还未见过从农业史、风俗史角度研究…

咖啡,与茶、可可并称为当世三大饮料,为全世界约1/3的人口所饮用,其消耗量已仅次于茶。饮用咖啡在欧美国家很普遍、流行,在中国和其他东方国家,也渐趋流行。但在中国学术界,还未见过从农业史、风俗史角度研究咖啡的论文和专著;也未见过在哪本农史书、历史地理书、饮食史书中有关于咖啡的一章、一节或一目。

鉴于此,本文探讨咖啡的起源、发展、食用、传播、入华和饮料文化等问题,以便抛砖引玉,开展和促进相关的研究,适应今天的形势。

一、咖啡的起源

咖啡树和咖啡食用的起源地公认在非洲,其具体地区说法不一,但多数人认为在东非的文明古国埃塞俄比亚。关于咖啡起源的时间则莫衷一是。

在咖啡的发现、起源和利用史上,有一个神奇的故事非常流行,我以为也较为符合实情。很久很久以前,埃塞俄比亚西南部咖法(Keffa)地区的牧羊少年卡尔迪(Kaldi)一次赶羊经过一片树林时,他的山羊群啃食路边大型灌木丛上的红果子。卡尔迪无意中发现,山羊吃了红果子后异常兴奋,即使是老山羊也像小山羊一样奔跑跳跃。牧羊少年觉得奇怪,便也摘下一些果实品尝。结果自己也变得非常兴奋、精神,不由得手舞足蹈起来。咖啡(果可食用并能提神)就这样被人发现了。人们把这种果子就叫成当地的地名“咖法”(keffa),以后经过长期地传递和演变就成了今天的“咖啡”(coffee)。

咖啡被发现后,人们最初只是采摘野生的果子食用,后来才慢慢开始人工栽培。在食用方式上,最初是连肉带核(即咖啡种子—咖啡豆)一起嚼食,后来进步为把咖啡果泡水或煮水喝。

在用途上,最初主要用于宗教界的宗教活动和医生治病及病人恢复。埃塞俄比亚—红海一带基督教、犹太教都有,后来还有伊斯兰教。各种宗教的教士、修士、教徒嚼了咖啡果或喝了咖啡水后,在彻夜进行的宗教法事活动时便很有精神不打瞌睡。病人们嚼了它或喝了它也能恢复一些精神。

咖啡的食用、采摘渐渐跨过非常狭窄的红海传入阿拉伯半岛。《中国大百科全书·农业卷·咖啡条》和《中国农业百科全书·农作物卷·咖啡条》说,公元前6世纪阿拉伯人已开始栽种咀嚼食用咖啡,但它们没有例证和文献出处,不大可信。而且,从社会发展史角度审视,公元前6世纪阿拉伯半岛上的阿拉伯人(假如当时已有“阿拉伯人”的话)还处于原始社会的野蛮时代。如果那时他们已有了农耕种植,那也只可能种植椰枣、麦子、瓜菜等粮食、蔬菜、多用途作物,而不可能栽培药用类、嗜好类、消闲类作物咖啡。因为当时的生产力水平只允许他们种植那些作物,以保证自己少挨饿,生存下去。新版《美国百科全书·咖啡条》认为,公元后6世纪阿拉伯人开始栽种食用(咀嚼)咖啡。有的学者还把栽培利用咖啡的时代地点精确到公元575年在也门开始栽种。我认为公元后6世纪开始栽培咖啡相对较为可信。由此推断,埃塞俄比亚人发现利用咖啡当在此前好长一段时期,或者在此前两三个世纪,即约公元3世纪。公元9—10世纪的阿拉伯医学家拉吉斯(Rhazes,865-932)在文献中首次明确提到了咖啡,即记载下有人将干咖啡果研碎后用水煎服当药喝。

据16世纪的一份阿拉伯文献《咖啡的来历》记载,13世纪中叶有一位穆斯林阿訇奥玛尔(SheikhOmar)被判罪,从也门摩卡(Mocha)流放到欧撒巴。途中,他看到一只鸟在快活地啄食着路旁树上的红果子,便也试着摘了一些煮水喝。小果子有一种奇妙的味道,喝了后困倦、疲劳顿时消除。奥玛尔于是把咖啡果饮用法传授给一些大病初愈的人。奥玛尔后来放逐期满返回摩卡后便把咖啡果和饮用法传播开来。奥玛尔发现咖啡的传说在阿拉伯地区非常流行,我认为这个传说喻示着几点:

1、奥玛尔可能是独立重新发现食用野生咖啡的人士。他可能发现了不同的野生种—栽培种。现已查明,咖啡有不同的野生种及在此基础上发展出的栽培种,如小果—阿拉伯咖啡(Coffeaarabica),中果—顶篮女童咖啡(C.canephora),大果—利比里亚咖啡(C.liberica);

2、奥玛尔可能是阿拉伯地区最早尝试种植咖啡的人士之一;

3、奥玛尔是推广咖啡食用和栽培的人士之一。

我们知道,阿拉伯地区中世纪时农业也比较发达,大量种植多用途作物椰枣和其他作物。阿拉伯人在知晓咖啡可食用饮用并有奇妙的效果后不进行人工栽培便难以理喻。所以我推测,大概6世纪以来便在也门地区零星、偶尔观赏、研究性栽培的咖啡,从奥玛尔时代起即从13世纪起发展为大田栽培了。1454年,也门的穆斯林王朝正式颁令允许饮用和种植咖啡。这说明咖啡的种植食用此前已有相当长一段时期,并已达到一定的规模。从此,咖啡在广袤的阿拉伯地区广泛地种植和饮用了。

二、咖啡的发展与阿拉伯、中国、土耳其的促进

咖啡在阿拉伯地区的饮食用、栽培、发展还与中国明初的郑和下西洋有关。

1405—1433年,郑和船队及其分多次造访波斯湾、阿拉伯海、红海沿岸的阿拉伯各国,包括也门。下洋官兵、水手、士人携带茶、饮茶、销售茶,把中国的“国饮”—茶文化带到阿拉伯世界。明成祖为下西洋颁发的一通敕书就说:“下西洋之内官合用盐、酱、茶、酒、油、烛等件,照人数依例开支。———永乐十九年十月十六日”。三下西洋的马欢记下所访问的一些国家地区“无茶”。如榜葛拉(今孟加拉)“多有烧酒,市卖无茶,人家以槟榔待人”。又如爪哇国(今印尼爪哇)“遇客往来无茶,止(只)以槟榔待之”。专门记下夷人“无茶”,说明他们想向当地人介绍、销售茶。另外,瓷器是下西洋船队用于交换、销售的主要大宗产品之一。阿拉伯地区炎热干燥,穆斯林们不可一日不用水、不用盛水器皿。中国瓷器中的餐具、水壶、茶具、盛水器皿等成为他们急需的日常用品,需求量很大。四下西洋的费信记述:天方国(沙特麦加)“货用金银、缎匹、色绢、青花白磁(瓷)器、铁鼎、铁铫之属”;费信对佐法儿国(阿曼佐法尔)、阿丹国(也门亚丁)也有类似的记载,中国瓷器在此两国都在“货用之属”。下洋人士常用瓷器与阿拉伯人交换,互市。如“……见本国差人往彼(按指天方国即沙特麦加),就选差通事等七人,赍带麝香,磁(瓷)器等物,附本国船只到彼,往回一年,买到各色奇货异宝……”。中国瓷器深受阿拉伯人民喜爱、珍视。所以阿拉伯人至今仍称瓷器为“锡尼”(sini),意为“中国”;同英语称瓷器为china(中国)一样,誉称中国为“瓷国”。咖啡老家的埃塞俄比亚人则称瓷器为sino,也是中国之意。

可以设想,中国船队人员曾经多次请各国人民品茗饮茶,并把茶叶和茶具赠送或出售给他们。中国人的茶叶、茶具和饮茶嗜好给穆斯林们以启示:原来提神的饮料也可以成为日常生活消费品。这一认识加速了咖啡的普及,促使咖啡从宗教性的神饮、医生病人用的药饮发展为大众性的休闲饮料。最后一次(即第七次)下西洋是在1433年,阿拉伯也门王朝明令允许饮用和种植咖啡;如前所述是在1454年,两者仅相距21年;今天全世界的包括阿拉伯地区的咖啡杯形状上更多地像中国的茶杯(即传统的带茶船或茶托的盖碗茶杯),而不像西方的又深又大的啤酒杯、较深的水杯和高脚的葡萄酒杯———这两点似乎也是旁证。

15世纪中叶咖啡种植和饮用在阿拉伯也门合法后,其传播开始加速。15世纪70年代传到伊斯兰教各大圣地,15世纪末传到开罗。

从15世纪末起,世界历史发生了大变动,即开始了地理大发现。地理大发现持续到17世纪末结束,从此(16世纪初)海道大通,世界真正地连成一体。也从此开始形成西、葡、英、法、荷、俄这些具有近代意义的殖民大国。还从此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大交流包括农业农作物的大交流。说起农作物的大交流人们容易想到美洲印第安人发现培育的各种农作物包括三大饮料之一的可可传入了旧大陆传遍了世界,也不难想到旧大陆的农作物包括中国人发现培育的头号饮料茶传到了各大陆、各大洲、各国各地,但很难想到非洲埃塞俄比亚人发现的阿拉伯人栽培的三大饮料之一咖啡,也在此期间乘此机会从红海周围一隅传遍了全世界。

咖啡在更大范围内的进一步传播与奥斯曼土耳其密不可分。几乎在西班牙葡萄牙成为殖民大帝国的同时,奥斯曼土耳其也膨胀为封建宗教大帝国。1453年土耳其灭希腊化的古老帝国拜占廷,占领君士坦丁堡,并进一步向东南欧、地中海、黑海大举扩张。1517年土耳其人征服埃及,1536年占领也门……西亚、北非、小亚、中亚、东南欧都处于土耳其人的统治下。咖啡于是在地跨欧亚非的庞大帝国土耳其境内快速传播。16世纪30年代在大马土革出现世界上第一家商业性经营的咖啡馆(厅、室),1554年土耳其首都伊斯坦布尔(原为君士坦丁堡)也出现了咖啡馆,同年土耳其苏丹苏莱曼(大帝)对咖啡的生产、经营征税。对咖啡征税既是一种限制盘剥,我认为也是对这种新产业的某种承认和保护。从此欧洲旅行者和商人在土耳其境内的咖啡馆接触到由“黑色种子煮成的黑色糖蜜”热饮。

在土耳其的统治下,咖啡不仅在其广袤的领地上得到广泛的传播,出现了休闲聊天的场所咖啡馆,而且咖啡的加工制作饮用也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以前阿拉伯人制作的咖啡饮料奥伊希尔(Oishr)只利用了咖啡的果肉部分,而把味道更好的种子(果核)咖啡豆丢弃了;或者将咖啡果肉干燥后再压碎,然后与油脂混合制成球状食用;或者将其果皮与青豆混合,使之发酵酿酒饮用。16世纪初至上半叶土耳其人入主阿拉伯地区后,开始收集利用那些被废弃的咖啡豆,将其晒干、焙炒、磨碎,再用水煮成汁来喝,并加糖。从此形成近代饮食咖啡的基本方式。在土耳其境内出现的首批咖啡馆便是用这种新型饮料招徕款待顾客的。与此同时,土耳其人还大量出口咖啡果实赚钱赢利。为了垄断咖啡生产,土耳其人严禁生豆和咖啡苗、咖啡枝条出口,规定出口的咖啡果、咖啡豆必须经过沸水煮,或者焙炒,或者把咖啡豆的皮剥掉(类似剥掉蚕豆或胡豆的皮;咖啡豆比蚕豆或胡豆稍小),使之不能发芽。土耳其靠严厉的检查垄断了咖啡生产、销售达100多年。

三、咖啡在全世界的传播和咖啡馆文化

欧洲人和其他国家的人接触到咖啡饮料后,有的人便很快喜欢上了。商人和资产者更垂涎于咖啡带来的效益和利润。但是在地理大发现时代(15世纪末—17世纪末),欧洲或其他何帝国对奥斯曼土耳其还不具有军事优势(须知土耳其甚至在1529年和1683年两次大举围攻维也纳)。还无法采取军事暴力手段来获取咖啡苗(诸如击败土军,占领某地,抢走当地的咖啡树和咖啡果)。面对土耳其的严厉控制政策,既不能合法进口,又无力武装抢夺;于是人们只好设法去“偷”,从而演绎出咖啡外传的诸多有趣故事。1616年,荷兰人从也门摩卡港躲过土耳其严格检查,偷运出一株咖啡树苗。他们驾船走葡萄牙人开辟的新航路经阿拉伯海、印度洋、大西洋、英吉利海峡绕道回国。但欧洲的气候水土不适合热带亚热带植物咖啡树的生长,荷兰人只好把它作为实验树栽培在暖房里。1656年荷兰人侵入锡兰(斯里兰卡)。1658年荷兰人就在锡兰岛上进行咖啡树苗的大田种植并获成功。1603年荷兰人在印尼爪哇岛上建立起第一个商站—殖民据点,1619年荷兰人侵占雅加达,并把它改名为巴达维亚。1696年荷兰人从印度西南部沿海的马拉巴尔(Malabar)地区运进咖啡树苗和种子把它们栽种在印尼爪哇巴达维亚的种植园。经过一点波折后终获成功,并很快获益赢利。

不过印度西南部的咖啡林却不是荷兰人或其他西欧人传去的,而是由当地的一位叫巴巴·布丹(BabaBudan)的人于17世纪30年代传入的。作为一个虔诚的穆斯林,巴巴·布丹去过伊教的圣城麦加朝圣。返回时他把七粒能发芽的咖啡豆(种子)紧贴在肚皮上,躲过了土耳其人的检查,成功地“偷”回了他在印度西南部的家乡。从此,咖啡开始在南亚生根栽培了。

综上可知,东非埃塞俄比亚人民发现了咖啡,阿拉伯人民栽培了咖啡,中国人民促进了咖啡从神饮药饮转变为大众饮料,土耳其人民发明了咖啡最正宗最科学的饮用法,南亚人民也参与了传播咖啡。可见,咖啡能成为世界三大饮料之一,非、亚、欧洲人民都为之做出了贡献。不过,对咖啡最钟爱,把咖啡馆(文化)发展得最繁荣,把咖啡传播得最远的是欧洲人民。

1615年威尼斯商人把进口的咖啡豆运回威尼斯开设咖啡馆经营。这大概是欧洲的第一家咖啡馆。不过,咖啡馆老板使用的是进口的土耳其咖啡而非在意大利种出来的咖啡。1650年,英国牛津出现英国的首家咖啡馆,1652年,伦敦出现咖啡馆。1643年,巴黎开设了首家咖啡馆,1650年,马赛也开设了咖啡馆……1684年,维也纳出现首家咖啡馆。到17世纪末18世纪初,咖啡馆在欧洲特别是西欧各大中小城市已雨后春笋般出现,迅速普及。

从此欧洲(包括后来的北美)的社会生活和风俗习惯中多了喝咖啡这项内容,街头多了咖啡馆这道风景线。人们在咖啡馆里休闲,聊天,看简易的文艺表演,谈生意,议论国是,吃零食,谈情说爱,咖啡馆成了与中国茶馆媲美的一种西式休闲场所。一些文人、作家、艺术家在泡咖啡馆时构思了自己的作品;一些政客在咖啡馆里活动,一些罪犯在咖啡馆里策划犯罪,一些青楼女子也在咖啡馆里拉客……咖啡馆成了欧美人民的重要社交场所。

欧洲人喝咖啡嗜好的形成和咖啡馆的普及又反过来刺激着咖啡(种植)的传播,以便节省外汇和不受制于人。1714年,一株咖啡树被荷兰作为厚礼送给了法王路易十四,被栽种到巴黎加丁植物园并加盖暖房而存活下来。自然,咖啡在欧洲只能进行研究性栽培。次年,这棵树结的果子就被法国人引种到东非马达加斯加岛以东的小岛留尼汪岛(Reunion)。不久以后,咖啡就在那里成林收获了。1723年,一名法国军官德·克留(DeClieu)偷取了(stole)加丁植物园的一株咖啡苗,把它养在玻璃箱里(类似盆景),乘船带往美洲加勒比海地区的法属殖民地马提尼克岛(Matinique)。一路上他精心呵护,在淡水供应紧张实行配给时,他甚至把自己的一份淡水匀点出来浇灌那株咖啡苗。到达后他把树苗种在自家的院子里,四周种着保护用的荆棘灌木,幼苗时期还叫奴隶们日夜守护。这株小树茁壮成长,1726年首次收获(咖啡的生长期为播种三年后可结果)。到1777年马提尼克岛上已有1800万棵咖啡树。并由此传遍加勒比地区。1727年,荷兰与法国在圭亚那发生领土纠纷,双方请求中立的葡属巴西的一位官员帕赫塔(Palheta)调停。帕赫塔同意调停,但要求得到一袋生咖啡豆作为酬谢;荷、法表示同意。最后调停成功,但两国却拒付生咖啡豆。最后,帕赫塔只好去恳请诱惑法属圭亚那总督夫人。总督夫人既同情又恋上了帕赫塔。于是她在送给他的鲜花里暗藏了咖啡种子。从此,咖啡(种植)传入了如今是世界咖啡生产第一大国的巴西。

土耳其人的封锁、垄断终于被彻底打破了,咖啡的大田栽培逐步遍及世界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咖啡的饮用嗜好则随欧风美雨的吹洒也渐渐浸染世界各地,传入远东。

日本人约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接触到咖啡(饮料)。1793年,日本本州仙台地区的一条船12人遇风暴往东北漂到了俄国的堪察加半岛。他们被俄国人走陆路经伊尔库茨克送到了俄都彼得堡。俄罗斯帝国与奥斯曼帝国近代以来就接壤。饮用咖啡嗜好估计当在17世纪下半叶便传入俄国。到18世纪末俄国人的咖啡馆和饮用咖啡已比较常见了。日本人初次在俄国见识到咖啡饮料。这批日本人返国后其中一位叫大玄泽的写了一册游记《环海异闻》,书中提到了咖啡,把它记为“迦兮”(俄称“咖啡”为koΥe)。后来日本又改写成“珈”。明治维新后日本比中国主动和早些接受欧风美雨。但日本的气候不适合咖啡树生长,所以直到1878年才有咖啡苗从印度传入日本小笠原群岛试种。19世纪八九十年代日本的茶馆始增设咖啡座位提供咖啡饮料服务,20世纪初日本大城市开始出现独立的咖啡馆。

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今天从咖啡果中提取的咖啡因(Caffeine)—咖啡碱既可用作医学上的兴奋剂苏醒药,也可能被滥用制成低端毒品供不富裕的瘾客吸食,所以应该加强对精神类药品的管制。

四、咖啡传入中国和中国的咖啡文化

说咖啡传入中国有几层意思:第一,咖啡饮用传入中国,最初在来华的欧美人士中饮用;第二,出现商业性的咖啡馆,老百姓、中外人士皆可去饮用消遣;第三,咖啡在中国大田栽培,自产自销自用。目前这三个层面的研究皆几呈空白,需要我们努力工作。本文在此通报一下我的研究进展情况。

从语言文字上看,《康熙字典》既无“咖”字,又无“啡”字,更无“咖啡”一词,可知清初中国人尚未接触到咖啡。清中叶中国有没有咖啡(饮料),目前尚在搜寻当中。笔者仔细查阅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出版的《明清俗语辞书集成》中所收的几种清中叶至清末的字书、辞书及其他书,均无收获。如清干隆年翟灏所编之《通俗篇》(有商务印书馆1958年点断版),清嘉庆年顾张思之《士风录》,清嘉庆年郝懿行之《证俗文》,清道光年高敬亭之《正音撮要》等。最初Coffee的中译名肯定不统一,例如“嗑肥”等。而且还不排除被音译成其他词汇的可能性。不过,今日汉语之正式名称“咖啡”则应化出于日语的“珈”。因为如前所论,日本人先接触记下咖啡,先开办咖啡店,且把它写成“珈”。从1894年起日本又大举侵华……是故汉语就定其名为“咖啡”。据我所查所知,最早的“咖啡”一词大概出现于民国初年的《中华大字典》(中华书局,1915年),意思也对:“咖啡,西洋饮料,如我国之茶,英文Coffee”。此后,20世纪30年代出版的《辞源》也收入了“咖啡”一词,且解释得又详细又正确。可见“咖啡”一词在民国时代进入了汉语词汇库并固定下来,广泛使用。

来华的外国人何时何地在中国煮、喝他们自己带来的咖啡,似乎已很难确定了。不过据现在所查知,在鸦片战争以前的嘉庆年间,来到中国当时最大的通商口岸广州的洋人已煮、饮自己带入的咖啡。这种饮食习惯中国人亦有所感觉。“外洋有葡萄酒……又有黑酒,番鬼饭后饮之,云此酒可消食也”。据《广东通志》所说的番鬼、黑酒、饭后饮、能帮助消化等判断,所谓黑酒,应该是指咖啡。与之有些类似的可可多制成巧克力食用,且可可饮无咖啡饮那样流行。个别中国人开始品尝饮用咖啡可能始于同治年间。同治五年(1866)上海的美国传教士高丕第夫人出版了一本《造洋饭书》,该书是为来华的外国人吃西餐和培训中国炊事员、厨师而编写的。书中除了把coffee音译成“磕肥”之外,还讲授了制作、烧煮咖啡的方法:“猛火烘磕肥,勤铲动,勿令其焦黑。烘好,乘热加奶油一点,装于有盖之瓶内盖好,要用时,现轧”。这里先讲了焙炒熟咖啡豆,待要煮饮料时,才轧碎马上煮。后面则讲如何加水煮咖啡等。但它没讲加糖,可能有疏漏。那些受外国人培训做西餐煮咖啡的人多半是受雇佣的中国人,他们因工作需要难免不尝一口咖啡。洋人在中国吃西餐喝咖啡时,有时也会请中国官员和他们的中国熟人吃一吃喝一喝。由此可知,同治年间已有中国人尝过咖啡。中国出现经营性的咖啡馆则大概在清末。据清末民初之人徐珂叙述:“饮咖啡:欧美有咖啡店,略似我国之茶馆。天津上海亦有之,华人所仿设者也。兼售糖果以佐饮”。徐珂的书采取了许多清人笔记,可推断所谈之事出现在清末。但此书出版稍晚于《中华大字典》,故难判明“咖啡”一词哪本书最先使用。不过最先印成铅字的则是《中华大字典》。可见到了民国,咖啡馆或大饭店酒店宾馆所附的咖啡厅在各大城市普遍出现。

关于中国何时何地开始引种栽培咖啡,其种植又如何传播,这些情况更加不明。《中国大百科全书·农业卷》咖啡条,《中国农业百科全书·农业卷》咖啡条等皆说,咖啡于1884年引种到中国台湾省,1908年引种到海南省,以后相继引入云南、广西、福建等地种植。但条中既无书证,又无资料出处,也无何论证、参考文献。故此说尚待考证。笔者据此提供的线索,查阅了清干隆年晚期余文仪撰写的《续修台湾府志》,清光绪年集体编修的《台湾通志》,清干隆年晚期陈寿祺等编《福建通志》,清嘉庆年陈昌斋等撰《广东通志》,清嘉庆年谢启坤监修《广西通志》,清光绪年王文韶之《续云南通志稿》,仔细研读了其中各府州县的“物产”、“土宜”部分,但仍未觅得栽种、生产咖啡的蛛丝马迹。另外,笔者还查阅了清咸丰年英人合信的《博物新编》,清道光年吴其的《植物名实图考》及其《长编》,书中均亦毫无提及。所以,这个工作还得继续下去,并盼知晓者惠示。

中国大陆最早引种咖啡大概始于20世纪零十年代的云南。当时,一个法国传教士把一批咖啡苗带到云南省大理州的宾川县朱苦拉村栽培种植。云南属亚热带热带气候,近代属法国的势力范围,所接壤的越南、老挝等又已是法国的殖民地。故说20世纪初法国人把咖啡种植传入云南,我认为较为可信。到民国时代,中国已确定有咖啡的大田栽培生产了。1926—1936年的台湾省,日本殖民当局鼓励种植旨在排挤蔗、米的作物之中便有咖啡。从1932年至1942年,台湾播种面积中增长较大的作物中亦有咖啡。祖国大陆的海南、广东、广西、云南等地也有引种栽培生产。所以现在只能肯定,在民国前夕和民国时代中国已有了咖啡栽培生产。解放后咖啡种植有所发展。

咖啡饮用习惯、咖啡种植和咖啡馆等在中国传开后,也逐渐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咖啡饮食文化。在语言方面,形成了咖啡这个新词,并以此为基础形成了咖啡碱—咖啡因、咖啡色等常用词汇。改革开放以来,咖啡馆和饮咖啡在中国开始普及,并流行起了“美酒加咖啡,一杯再一杯”这样的通俗歌曲,有的家庭也备上了咖啡杯盘和速溶咖啡饮料。可以相信,随着特色社会主义和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咖啡馆、咖啡饮,咖啡文化会在中国进一步发展普及。

来源:中国农史
作者:张箭
本文发表于2006年2月

留下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