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ysical Address
304 North Cardinal St.
Dorchester Center, MA 02124
Physical Address
304 North Cardinal St.
Dorchester Center, MA 02124
我们活在一个资讯充沛多元,却又是繁杂混乱的世代,所有的资讯借着网际网路、手机、平板电脑,入侵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并且试图操控占据我们所有的目光、时间与生命,这种入侵行动并不是用暴力的方式进行,而是以一种几近豢养的方式缓慢呈现,以至于我们不知道要抗拒,慢慢地就沉溺在许许多多垃圾讯息之中,让这些讯息充斥在我们的生命里。 过多的网路讯息、社群联结并未带给我们丰富满足的内心,反倒是让我们的灵魂枯干、焦躁、失去安静的力量。最可怕的是,我们已经失去了独处的能力,不敢面对孤独,只能不断地追求各种虚浮的事物。 我一度很着迷美国女诗人艾蜜莉狄更生(Emily Dickinson 1830~1886)的诗句,她是 […]
尽管有研究指出,喝咖啡可以帮助预防第二型糖尿病、巴金森氏症、肝脏疾病、摄护腺癌、阿兹海默症等疾病。但咖啡对身体的好坏,仍然取决于体质、年龄等因素,甚至连咖啡冲泡方式,都可能造成影响。 举例来说,咖啡油脂部分含有“咖啡醇”(Cafestol)成分,它会增加体内“坏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LDL)浓度,如果使用咖啡滤纸,就能过滤掉咖啡醇,因此平常若习惯以滤纸过滤,就不会有问题。但若习惯以法式滤压壶冲泡咖啡,或喜欢喝土耳其咖啡,或像北欧人那样冲煮咖啡,则可能增加健康风险。 南韩曾有一项涉及两万五千多人的研究显示,每天喝三到五杯咖啡,似乎有助降低冠状动脉钙化风险,而冠状动脉钙化为往后心脏病风险指标。 […]
“我总会在按下罐装咖啡按钮的瞬间,心想:喝了这个,嘴里会变得甜甜的,马上又会想喝乌龙茶吧。除了我之外,难道没有其他人也会这么觉得吗?而且,一罐又只要120元”……吉田修一《热带鱼》 真没想到,擅长书写都会男女寂寞心境的吉田修一,写起自动贩卖机和罐装咖啡,也这么寂寞。 寂寞在吉田修一笔下,等同于日常。寂寞化成小说文字,拧出平淡汁液,阅读之后,好像喝了罐装咖啡,无糖少糖或偏甜重奶,最终留在舌根的唾液,都有胃酸反刍,咖啡气味死缠不休,口腔好像牵挂着什么说不出口的难题,微微的黏腻。忍不住,会想要把喝过罐装咖啡的嘴,凑在水龙头底下,汲一口冰凉自来水,呼噜呼噜漱口,冲淡嘴里那股酸甜掺杂的余味。投币购买罐装 […]
通常我是不用导游的,可是当我踏进伊斯坦堡的托普卡匹宫,一位自称罗杰的人立刻黏上我,让我无法拒绝。罗杰有某种令人好奇的滑稽特性,让人不禁怀疑他是令人厌烦、有趣,还是在骗吃骗喝?他的个子矮小,声音像塑胶玩具小鸭发出的叫声。 根据罗杰的说法,托普卡匹宫是土耳其鄂图曼帝国时代苏丹王(Ottoman Sultan)的家,内部已装修现代设备,包括热地板、室内与室外游泳池、小溪旁植物景观,当然还有被阉割的守卫(太监)。 托普卡匹宫内有十五间厨房,现在已规划为烹饪博物馆,介绍现代咖啡杯的由来;因为伊斯兰上流阶层接受咖啡饮料,因而生产各种咖啡杯。当初土耳其人喝咖啡的容器与衣索匹亚人一样,是没有手把、像鸡蛋大的小 […]
希腊人喝咖啡极可能是跟土耳其人学的。公元15到19世纪,希腊曾有大片土地被奥斯曼帝国所统治。考虑到希腊人无与伦比的民族自豪--如果你看过《我盛大的希腊婚礼2》就会懂我说什么--大家也不必费力去求证确认这个说法了。 希腊人认为他们的祖先发明了葡萄酒、橄榄油、竞技、医学、哲学、戏剧、民主政治,这么伟大的民族怎么可以天天喝土耳其咖啡(Turkish Coffee)呢?!他们甚至认为,“咖啡”之名也是由希腊人创造,寓意力量与热情的希腊单词“kaweh”曾被代指“咖啡”。所以,一种咖啡在世界上就出现了两个名字,就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不好评判到底哪个正确。 好在能够眼见的是,希腊咖啡跟欧美其他国家的咖啡完 […]
说每一杯好喝的咖啡背后都有一段不凡的故事,可能有点哗众取宠,营销痕迹太重会让好故事变成坏事故;但说到每一位活下来的咖农背后都有一段艰辛的过往,想必观众们容易表示一点点同情。 纪录片《caffeinated》关注的就是咖啡业最底层的从业者—-咖啡农—-的生存状况,以解释“咖啡与消费者的关系”,并试图向消费者传递两点主张:永续咖啡与直接贸易。 永续咖啡是目标,直接贸易是手段。用合理的价格向咖农购买咖啡,提升其经济收入,以生产出高质量且于环境无害的咖啡豆。 细心的咖啡爱好者能从片中得出一个简单的判断:直接从某户咖农手里买来一磅咖啡豆,是符合咖农、烘豆师和你本人三者利益的一项举 […]
我喜欢的巴西,跟我长住的美国,显然不是好朋友。 持有美国护照的人,几乎到世界大多数国家都不需要签证,只有去巴西是少数的例外,而且签证费还超贵!巴西领事馆人员只是耸耸肩,用软软甜甜的巴西式葡萄牙语说:“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咦?那明明不是朱熹说的吗?)因为巴西作为南美洲畅行无阻的大国,对于美国人歧视巴西护照持有者的政策很不以为然(其实巴西人不知道的是,美国应该是歧视所有非美国人吧?) 巴西作为一个世界最有名的咖啡产国,我又是一个喜欢喝咖啡,每天都要喝无数杯黑咖啡的人,自然对于到巴西喝产地咖啡充满了期待。 万万没想到,我走进里约的咖啡馆,理所当然地点了“美式咖啡”(Caffé Americ […]
提到咖啡,大家莫不想到意大利Espresso的米兰经典和法国Café au lait的左岸浪漫;但说到荷兰人和咖啡,许多人应该会是“啊……?”的反应,如果你也是这样想,那就大错特错了。大家可要知道,咖啡能在全世界这样风行,荷兰人可是居功厥伟。除此之外,荷兰人还是重度咖啡因沉溺者:根据统计,每个荷兰人每天平均都要喝掉2.4杯咖啡,是全世界最爱喝咖啡的国家之一。 荷兰人和咖啡的渊源,起于十七世纪时的海上经济霸权时代。当他们发现咖啡的经济效益极高时,便想尽办法从阿拉伯人处偷渡了咖啡幼苗,大量种植在当时的殖民地–印尼的爪哇岛上后,咖啡便成为了荷兰人的庞大经济后盾之一。 咖啡除了在经济面上提供荷兰人实质 […]
“当现代业界视手冲咖啡为摩登的时候,过去数十年一直以此为标准的日本人,又会怎样看待精品浪潮呢?” 这是一个曾经困扰笔者的问题。 日本咖啡店给人的印象,总是暮气沉沉,灯光昏暗。古老大钟刻有罗马数字,昏黄色的玻璃吊灯,磨砂彩绘间隔,以及吧枱上面陈旧的烟灰缸。在木板地上走动的,是白裇衫上结了煲呔、制服整齐的老侍应。与其说是咖啡馆,其实更像高级西餐厅。餐牌上除了咖啡,还有日式咖喱饭、牛扒汉堡、沙律及甜点。香港有一间连锁日式餐厅,也是这种格调。而店内的咖啡,清一色是以虹吸壶炮制﹕冻或热的分别,只是加冰与否。糖和牛奶,则侍奉在旁。在那里,没有人会要求意式咖啡,客人好像有了默契,知道某种场所,就会预期某类咖 […]
欧洲最富有商业家族之一的 Reimann 家族,剑指打造遍及全球的咖啡事业版图,现在旗下的 JAB Holding 投资公司将再斥 13.5 亿美元,买下知名甜甜圈品牌 Krispy Kreme Doughnuts (KKD-US),隐然形成与星巴克 (SBUX-US) 对峙态势。 彭博社报导,运作 Reimann 家族财富的 JAB,为期 4 年的收购计划即将完成,这段期间内,该公司已洒出 300 亿美元,取得咖啡品牌 Jacobs Douwe Egberts、Peet’s Coffee & Tea、 Caribou Coffee、Einstein Noah Restau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