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咖啡文化

强行奴役喂食 外表高贵的猫屎咖啡其实满杯血汗

又名“猫屎咖啡”的麝香猫咖啡味道香醇,是世界上昂贵的咖啡之一,每磅的价格高达三、四百美元,有的甚至一杯就要卖100多美元。但香醇咖啡的背后,其实是整个血汗的“奴役产业”,野生麝香猫恐都被关起来虐待、强行喂食。 据美国知名财经网站报导指出,猫屎其实不是我们常见的宠物猫屎,是印尼苏门答腊岛上一种叫做“麝香猫”的便便,印尼当地人无意发现麝香猫爱吃咖啡果子,并且在排泄时把豆子原封不动的排出来。自2013年以来,猫屎咖啡的价格虽略为下降,但1公斤仍高达200至400美元,且愈来愈受游客追捧。 麝香猫咖啡源于麝香猫吞食之后无法消化而排泄出的咖啡豆所制成,暴红之后,麝香猫却面临被强行喂食以增加排泄量的悲惨命 […]

金大佛:纽约最难忘的咖啡味

跨年前夕,一个人拎着大行李箱飞往纽约,展开万里寻友之旅。 我们事先相约在某地铁站碰面,好友L特别叮咛在我抵美后发个讯息给她,好让她盘算该何时出发和我喜相逢。 前往见面的地铁站前要先转两次车,这对擅长冒险的我不算难事,倒是我的手机却怎样都连不上机场和地铁站的WIFI让我深感困扰,偏偏我的班机还提早降临纽约,若没即时通知L,恐怕我只能杵在地铁站吹着冷风痴痴盼着她来临。 在经历无数次连线失败后,我不得不采取L提议的下策,但我没料到“借电话”这简单的动作在纽约执行竟这般困难。 首先,我在机场向一名黑人女警借,我想一来黑人很热情(至少我在旧金山碰到的黑人如此),二来又是人民保姆肯定没问题,结果她叫我去商 […]

一间没有围墙的咖啡馆的夏天

2012年台北天气最热的时节,我不幸就在台北。 那时我在温州街旁的大学上人生的课,酷热时节,顶着想像中比洗脸盆还大的光秃秃的太阳,因为你根本不敢正视它;光是太阳也就罢了,反正也不是第一天见面,更严重的是那个季节的台北根本没有风,头上掉落一根头发,恐怕还会落在你短短的影子里面;光是没有风也就罢了,还附送了三温暖般的蒸腾,真的使人误以为那是飘飘欲仙:头越来越重,脚越来越轻。 于是那阵子,每天都要喝一杯咖啡维持生命的我真的是非常苦恼。我想移动最短的距离,然后喝到真诚而不潦草的咖啡。那苦恼没有延续太久,有一天,一位友人如获至宝般的跟我说,在我们住的公寓的另一个方向不远处,便有一个咖啡品质很好,用料很考 […]

白先勇:明星咖啡馆

“明星”大概是台北最有历史的咖啡馆了。 记得二十年前还在大学时代(1950年代),“明星”便常常是我们聚会的所在。那时候,“明星”的老板是一个白俄,蛋糕做得特别考究,奶油新鲜,又不甜腻,清新可口,颇有从前上海霞飞路上白俄西点店的风味。二楼陈设简朴,带着些许欧洲古风。那个时期,在台北上咖啡馆还是一种小小的奢侈,有点洋派,有点沙龙气息。幸而“明星”的咖啡价钱并不算贵,偶尔为之,大家还去得起。 “明星”在武昌街,靠近重庆南路,门口骑楼下有一个书摊,这个书摊与众不同,不卖通俗杂志,也不卖武侠小说,有不少诗集诗刊,也有《现代文学》,那便是孤独国主周梦蝶的诗之王国。周梦蝶隐于市,在车马喧嚣中,参悟到明年髑 […]

长的丑丑却很好喝的曼特宁 原来与火山共生

最大群岛国家印尼,其国境内有400多座火山,其中,活火山超过三分之一,约占全世界的16%,但乐天的居民不以为意,“和火山共生”,成了当地独有的一种特殊文化。尽管印尼的种族复杂、宗教多元,但对于火山的敬畏崇拜,却是相当一致。 位于印尼最西方、为全球第六大岛屿的苏门答腊(Sumatra),也是著名的火山岛,全世界最大的火山湖—多峇湖(Lake Toba,又作多巴湖),就座落在苏门答腊北部的马达高原上,天然资源相当丰富,特殊的火山地质条件,让附近的土壤肥沃,非常适合种植咖啡、橡胶、胡椒等的农作物,为当地居民带来不小的经济收益。 在中国文献中,苏门答腊也称为“金洲”,是因为自古以来苏门答腊山区也出产黄 […]

有种差距叫“赶不上”:你喝咖啡为了加班 人家却是享受生活

近来,我花了些心思揣度独处这件事。 每当有人说他在思考独处、寂寞,并非其所感知的。谈及这个主题时,德裔美籍的神学家保罗田力克说过:“人类的语言能适切的感知独自一人时的两面性,用『孤独』表示孑然一身的苦痛,也用『独自』来称颂这样的光景。” 我们多是群居动物,喜爱友人的陪伴,但同时,又会私自渴望独处的时刻,我无法肯定这是否就是“离群的骄傲”,对我而言独处的定义是,好好与自己相处的时刻,让我能感知自己完整的存在或是让我全心的顺着自身情致所往,而非挂心着某个人造就的空缺亦或由某些杂务琐事占据心神。 独处并不等于寂寞,通常,独身一人时,会有些特定的友伴,咖啡、烟草、美酒与宠物皆常位列独人的挚友名单上;许 […]

陈淑瑶:一间跟我一样沉默不言的咖啡馆

一阵子没去,竟然有点想念,上次离开在过年前的冬日傍晚,没有桌灯,一个手电筒似的探照灯拴在头顶上,下午四、五点天光暗淡便感纸字泛黄,一本书在小方桌上移来挪去,渴望多接点光,且那光要能合乎眼睛使用,两种需求交错,使人焦虑起来,坐不住了。 没有咖啡瘾,更没有咖啡馆瘾,上咖啡馆从来都是朋友带路,我喜欢他们手上有很多筹码似的,先来探询同行者的偏好,而我总无法提供任何值得参考的意见,在约定前或入座后听他们喃喃诉说这家的好处那家的好处和坏处,以及他的考量,很体贴的都是以对方为考量对象。 如果他们对其他咖啡馆的描述有某一部分引起我的好奇,我也不宜表现得跃跃欲试,免得他有选错地方的感觉,他还是看出来了,或者他其 […]

今天的文青比之沙特与波娃 实在差太远 要不也试试捧红一家咖啡馆

在花神咖啡馆里,沙特和卡缪完成了“存在主义”,连徐志摩也曾到访。但花神的文艺浪漫中,最著名的还是沙特与波娃的恋爱故事…… 我们完全把自己黏在这里了:从早上九点到中午,我们在这里写作,我们去吃午饭,下午两点又回来跟在这里遇到的朋友们聊到晚上八点。晚餐之后,我们在这接待约好的人们。这可能有点诡异,但我们简直把花神当自己家了。 Nous nous y installâmes complètement : de neuf heures du matin à midi, nous y travaillions, nous allions déjeuner, à deux heures nous y re […]

巴黎的Café Verlet已活过136年 而且他们并不敢吃老本

在巴黎,去到卢浮宫附近的Saint Honoré第37号街上,坐落在一间不大的老字号咖啡馆:伟烈咖啡(Café Verlet)。 脸面不大的小店门口上悬挂着大招牌,一边写着咖啡Cafés,另一边则是茶Thés。店面整洁,有落地玻璃窗,深灰色的门面,简约具有现代风格。 从高大的玻璃窗看进去,一袋袋的炒熟的咖啡豆装在一个个大麻袋里,标签上注明产地和咖啡的名字。抵挡不住诱人的咖啡香气,吸引着老客人、游客和咖啡爱好者走进店门。 进入伟烈咖啡馆,如同进入上个世纪初,看见古色古香的深色厚重的木头柜台,上面摆放着磨咖啡豆的机器。店员身后的家具,如同中国的中药店,不同抽屉里储存着来自世界不同地区产地的咖啡豆。 […]

喝咖啡有三样好处:知礼、打色狼、鉴定老公

这篇文字的标题虽然有点扯,并不代表我不知道自己要讲什么。那个排着队翻手机的同学,买到咖啡之前正好可以读完。 早前kaweh.net曾报道法国人在咖啡馆贩售“知礼咖啡”,只要客人“以礼待人”,就可享受优惠,本来一件蛮好玩的事情,在一些国人眼里,却成了乱定价欺诈消费者,依国情看,貌似有几分道理,所以说,玩“知礼咖啡”也会遇到水土不服的对象。 好在美国东部维珍尼亚州的一间咖啡馆并没在乎什么欺诈,尊崇“以礼待人”的理念,只要顾客够知礼,买咖啡就可以大优惠。你嘴甜我就让你占便宜,彼此高兴,皆大欢喜,何乐而不为。 更可爱的是,一些不明真相的观众把此事当新闻,引爆社交网站,除赞成奖励知礼之人,更是感叹社会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