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咖啡文化

被发明出来的欲望:在路易十四时期的巴黎即结为一体的格调和咖啡

我们是迷恋咖啡的现代人。 1670年,大约在英国人占领荷兰人的新阿姆斯特丹的六年之后,咖啡取代了啤酒,成为纽约人的早餐饮品;1689年,北美最早的咖啡屋在波士顿开张。在咖啡文化双砥柱的巴黎(1675) 和维也纳(1683) 出现咖啡屋之后不久,新大陆也开始在公共场所享用咖啡了,甚至比起他诸如柏林(1721) 等欧洲城市还要更早。纽约在1696年有了第一家咖啡屋,费城则在1700年。就在这些地方的文化都还没完全成形之际,美国的咖啡文化便已经开始了。 尽管有这么好的开始,新大陆和咖啡的亲密关系在三百年来却一直保持低调。没有人(当然不是对美国咖啡不屑一顾的欧洲人)想像得到2004年星巴克会在巴黎的歌 […]

华尔街日报:星巴克相信消费者会花更多钱喝杯好咖啡

大约25年前,星巴克决定成为一家上市公司,当时的决定是基于一个大胆的想法:美国消费者会花费超过1美元购买一杯咖啡。 如今,星巴克把赌注押在了人们会花1美元购买一盎司咖啡。 把星巴克打造成一个拥有逾2.5万间门店的全球性品牌的舒尔茨前不久表示,他准备卸任首席执行长一职,致力于发展星巴克内部的一个高端咖啡店项目──在高端店中,12盎司的咖啡售价多达12美元。 星巴克计划开设20到30家大型的星巴克臻选咖啡烘焙工坊及品鉴馆(Starbucks Reserve Roastery and Tasting Room),现场烘焙少量种植的稀有且新奇的咖啡豆,并使用多种方式冲泡。公司还计划以星巴克臻选咖啡(S […]

去喝杯咖啡吗:韩国与它的咖啡文化

韩风席卷全球的现在,不难在韩剧中看见各式各样咖啡馆的踪影,无论是约会的桥段、工作的场所、匆匆走过的街道等,咖啡馆总会在剧中探出头来与观众打声招呼。跳出戏剧,咖啡在现实中的韩国也确实是不可或缺的存在,游走在首尔街头,近乎每过几条街口便会遇见咖啡店,星巴克的数量更只仅次于美、日。 从“洋药汤”到“平民饮料”之路 约19世纪末时,咖啡传入了韩国,其昂贵的价格与稀少的销售地点,使得咖啡没有受到大众的太多的注目。苦涩的风味、深褐的色泽,让这个新潮的西式饮品有了“洋药汤”之称。 1950年代韩战时期,咖啡依旧是珍稀之物。大量咖啡从在韩美军的基地流向黑市,创造了丰厚的利润,韩国政府为了避免外汇与税收流失,因 […]

在巴黎喝咖啡别老盯着双叟和花神 左岸的第三波咖啡小店你不要错过

第一次来巴黎的人应该会很纳闷。巴黎不是咖啡之都吗?巴黎的左岸不是台湾咖啡广告的最爱吗?美美帅帅的模特儿不都是在巴黎左岸喝完咖啡以后头顶上就会有祥云飞过,佛光万丈吗?可是为什么你如果真的在巴黎坐下来喝一杯咖啡的话总有一个疑问浮上心头:为什么巴黎的咖啡在现实生活里喝起来有点落漆,再平凡不过。 这是一个期望值的问题。法国人喝咖啡起步早,打从18世纪以来,咖啡早已经融入生活的一部份。在这样的背景条件下,刚刚说的“再平凡不过”正是重点。咖啡是巴黎日常生活的一部份。你去巴黎喝咖啡,喝的是人家日常生活里的饮料。可是不住在巴黎的人在巴黎喝咖啡,想喝的是“意境”,实际上那杯咖啡倒底好不好喝,好像也很少人会去在意 […]

天下杂志:星巴克创始人明年再次卸任 未来继续爱咖啡 不去选美国总统

63岁的舒兹宣布交出CEO的棒子,但他表示他并没有完全离开星巴克,之后,他将接任执行董事长,专注在创新、更精致的产品线,以及实现对社会的影响力,交接将在明年4月3日生效。 接棒的是现任营运长强森(Kevin Johnson),56岁的强森来自微软。 “这是好事,我并不会离开公司,”舒兹接受CNN采访时表示。 舒兹2008年回锅时,星巴克的股价低于10美元,现在则是58美元。 接下来,舒兹表示他还想要投入星巴克更上端的产品,例如让消费者可以观看体验烘豆过程的精品烘焙品尝室。 舒兹1982年加入星巴克,担任零售总监,1987年,爱咖啡的舒兹买下老星巴克。星巴克在他手里由西雅图的咖啡店,变成了全球咖 […]

法国咖啡文化的另一种味道:百科全书、革命以及拿破仑

法国南部餐饮美食深受意大利影响,咖啡热从意大利烧到法国南部城市,逐渐加温,才传抵时尚之都巴黎。法国南部的马赛、里昂很早就接触到咖啡,商人带进的咖啡悉数供私人使用,民间并不普及。法国南部商人间的咖啡热,约比威尼斯商人晚三十多年。 《航向也门》(Voyage de l’Arabie Heureuse)的作者拉侯克(Jean de La Roque,1661-1743)从小就受咖啡文化薰陶,父亲曾陪同法国大使旅游伊斯坦堡,1644年返回马赛,也把土耳其咖啡的泡煮器皿一并带回。 1654年,拉侯克的父亲在马赛开了第一家咖啡馆,也是法国有史以来第一家咖啡馆。1660年,从土耳其经商回国的马赛商人受不了咖 […]

一位小说作家的不即溶咖啡人生

念研究所时,我才开始喝比较多的咖啡,但也就是自己泡三合一即溶咖啡,以及喝罐装咖啡的程度而已,为了熬夜写功课拚命地喝,我这个人有个怪癖,就是一旦要喝,就会把市面上所有罐装咖啡全部喝过,每种即溶咖啡都买来泡泡看,不过二十几年前的选择也没那么多就是了。 在此之前少喝,很单纯是从小到大家里没有特别喝咖啡的习惯,早餐都喝豆浆米浆和泡牛奶,晚上吃完饭就是跟爸爸泡老人茶配酸甘甜,家里既不常出现咖啡,也没听同学亲戚说过要去哪喝咖啡一类的事。 我这么说,您一定会觉得太夸张了,难道是南部人所以都不喝咖啡吗? 南部人是不是这样不知道,但有件事情可以证明我当时跟咖啡的关系有多么薄弱。大学某次放暑假回高雄,跟妈妈去一家 […]

在“小确幸”风潮升起以前,在咖啡馆里悠哉的台中人早已很确幸了

我在台北念书的时期,常一个人或跟朋友在温罗汀一带的咖啡馆鬼混。位于人文荟萃的台大、师大文教区,这里的咖啡馆散发着明确的文艺气质,书报杂志便索性用“文人咖啡馆”一词来大书特书。坐在这里面,我感觉到“文人咖啡馆”像一支地方派系,像台北人公开说的秘密,像一项不言而喻的传统,没有人愿意承认,但真要说起来又好像确有那么一回事。 坐在这里面,我感觉到菁英文化为咖啡馆的加持增光,让坐咖啡馆这件事显出一种“姿态”,这姿态是要一手轻抚木头桌面,一手拿起咖啡杯小啜,一边看向窗外的姿态;是要神色凝宁,拿着原文书或散文在读的姿态;是要偶尔轻点笔杆,在笔记本上写写画画的姿态;是要两人对坐,或三五成群围着桌子,谈论西方思 […]

揭秘云南“吻初咖啡”:少女给意中人的爱情秘方

1892年,法国传教士田德能来到大理宾川朱苦拉村进行传教活动,并在这里种下第一棵咖啡树,距今已有百年历史。 据说,战乱时期的朱苦拉,曾有一位姑娘的心上人受了伤,姑娘上山采来咖啡果,无奈没有工具只能用嘴剥皮,制成香浓的咖啡,给心上人喝下,没想到竟神奇的加速了小伙的伤愈,这也是“吻初咖啡”的最初由来。 后来,每到咖啡果红的时节,少男少女们便把采摘来的咖啡,用嘴脱皮,再把脱皮的带壳咖啡进行晾晒,随后用石臼舂,用簸箕筛,精选出的咖啡经过烘焙,再用石磨磨细,作为待客的尊贵饮品。 有趣的是,如今云南很多产咖啡的地方,依然延续着这一神奇的秘方。也许,大家渴望得到爱情的力量,要远远超过咖啡的提神效力。 来源: […]

看着咖啡一点一滴到玻璃杯里,我爱上了越南咖啡

我是骑行了800多公里后邂逅越南滴漏咖啡的。2008年12月9日10时30分,在广治省东河到顺化的路上, 我拐入了一家不像咖啡馆的乡村咖啡馆。没有招牌,只有几张陈旧的塑胶桌椅,一个大橱柜里兼卖其他饮料。 尽管很多朋友提醒不要错过越南咖啡,但我一直忽视了。原因是:第一,我不爱喝咖啡;第二,骑车过程中无法细细品味;第三,咖啡无法像浓茶和其他饮料那样可以满足大量补充水分的需要。 这一次,我只想找个地方歇歇脚。 女摊贩老板取出一个铝制的滴漏咖啡壶,垫上一个铝制的漏片,然后从一个大塑胶瓶里舀出两勺咖啡粉,加到漏壶中,用一个带柄的圆铝片压实了,冲上开水,此时,咖啡的清香已经飘出。女店长盖上铝壶盖,端到我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