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咖啡文化

Patrick Tam:浅谈咖啡之由速溶咖啡到精品咖啡

步入咖啡馆,餐牌上印的大多是“拿铁”等意大利名称,仿佛意大利就是咖啡之源。还记得小时候跟长辈到冰室茶餐厅,我们最常听到的就是“冻柠啡”、“斋啡”等名字,若问本地老翁“cappuccino”是什么,他大概会一头雾水! 两代人、两种理解,这代沟究竟从何时起?自16世纪历史上第一间咖啡馆出现至20世纪中叶,人们喝咖啡只是为了宗教、咖啡因,又或是为了咖啡馆独特的社交和文化气息,几百年来如是。但自二次大战至今的数十年间,人们对咖啡味道的追求产生了急剧的转变。 从前的欧洲家庭到市场办杂货,大多包括生咖啡豆。每周小量烘焙,自给自足。但工业革命的兴起,令大企业将即溶咖啡包装成为时尚。新鲜烘焙、即磨即冲的文化渐 […]

以后在台湾还能喝到巴拿马艺妓吗?这是个简单但不便回答的问题

近日,巴拿马宣布抛弃台湾拥抱祖国大陆,岛内咖啡从业者和爱好者比较在意要不要继续喝艺妓咖啡,毕竟,台湾自巴拿马进口的产品中,以咖啡最为知名。 经营咖啡豆进口的台湾咖啡业者表示,台湾进口咖啡分为大宗以及精品两大区块,巴拿马咖啡豆偏重精品路线,在台湾消费者中接受度相当高。以艺妓( Geisha )来说,中等品质一磅要价 670元人民币,仍深受咖啡消费者喜爱。 面对新情势,业者表示,不至于影响巴拿马咖啡豆的进口,而由于台湾进口生豆一律零关税,即使台巴自由贸易协定( FTA )生变,也不影响咖啡豆进口价格。 有咖啡从业者在脸书上开玩笑地感叹:不卖巴拿马艺妓,咖啡人了无生趣。   来源:NOWnews 编 […]

水质有讲究 含镁量高的水冲出来的咖啡更浓厚

爱喝咖啡的人都会很讲究豆子、器具、手法、温度,但事实上,还有一个环节也很重要,就是水质。 一般可能会认为,要冲好咖啡就要用好水,过滤水会是比较优质的选择。但科学研究推翻了这样的说法。发表在《农业与食品化学期刊(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的研究指出,“自来水”所含的矿物质组成比例,能够大幅提升咖啡口感。 前面稍微提到过,水质分为硬水与软水;矿泉水、海洋深层水等因含有丰富矿物质,属于硬水,而蒸馏水、过滤过的水因为将矿物质滤掉或交换掉,通常偏软水。当然,各地水质也会有所差异,有些地区偏软,有些地区偏硬。 英国巴斯大学理论与计算化学系博士生 […]

从蓝瓶子的成长看第三波精品咖啡市场的机会

二○一六年二月一个寒冷的下午,我和太太闲步逛到东京江东区的清澄白河一带,想找一家安静的小咖啡店,喝一杯手冲咖啡。在那儿,我们终于遇到了从美国进军日本、有咖啡界Apple 之称的“蓝瓶”(Blue Bottle Coffee)。 早在二○一四年,我就看到蓝瓶有意进军日本的消息,当时觉得这将会对近年兴起的第三波咖啡浪潮发挥推波助澜的效果,也可能对日本星巴克及其他咖啡连锁业产生一些冲击,所以一直密切注意它的动向,也很好奇日本消费者会有什么反应。 我想,蓝瓶刻意挑选清澄白河为落脚第一站,别有用心,这儿虽是地价较便宜的下町住宅区,不时髦却给人安稳的感觉,有江户时代日式庭园、东京现代美术馆、平价美食和老式 […]

喝过机器人煮的咖啡后 人类不得不担心要失业了

您喝过机器人煮的咖啡吗?不少喝过的顾客除了表示新鲜和兴奋之外,也有人惊呼“完蛋了,人类都要失去工作了!” 全美首创的机器人咖啡馆Café X就坐落于旧金山市中心的AMC戏院里面,周末期间挤满了来看电影的民众,当中不乏有好奇的消费者来尝鲜,体验一下机器人咖啡的滋味。 这个机器人咖啡店是完全没有人当班的,顾客只要在一台平板电脑上做业即可完成点单,而且是用现磨咖啡豆现煮出来的客制化新鲜咖啡,而且机器人服务结束,还会向顾客挥手说再见,简直比人类服务还周到。 一名来自外州的游客汤姆向媒体表示,是因为听说旧金山有机器人咖啡店,一直就想来尝鲜,觉得“这是个很酷的点子”。至于咖啡好不好喝呢?“好喝,就跟一般咖 […]

[书评]人,是一家咖啡老店最好的味道

“咖啡是百年事业,有人的地方就有咖啡。” 这是早期台北最为代表性的咖啡批发商“中非咖啡”的老板,对当时仍年轻,如今已六十多岁的景美知名老咖啡店“联禾咖啡”的老板廖模栋先生所说的话。 对廖老板而言,这或许是他当初经营咖啡店的初衷吧! 经营一间咖啡店,不单只是制作咖啡、简餐等那样纯粹的商业行为而已。当客人进来,点上一杯咖啡后,剩下的时间,主顾之间的关系,就会产生许多微妙的变化。有的主人,不喜爱交际应酬,选择静静的听着客人聊天的对话内容,当个全职的倾听者;有些主人,则将客人当作自己的家人,聊聊生活、家庭与人生,将自己的心胸,完全敞开。 “有人的地方就有咖啡”,而这些人,也因为咖啡店,产生了啜饮之外的 […]

Andy Tsai:被第三波咖啡遗忘的波士顿 或萌发一场咖啡的宁静革命

第三波咖啡的浪潮席卷全美,西北角的大城市现在像旧金山,波特兰,或是西雅图都有出名的咖啡店。这股浪潮也正在从西岸往东岸漫延。不过在这场咖啡革命里,波士顿这个美国独立革命的滥觞地倒好像完全不关己事,到现在远远比其它大城市落后许多。 这应该跟波士顿向来有着浓浓的英式作风有点关系。英国的国饮一向是茶而不是咖啡,事实上美国独立正是起源于波士顿的一场“茶壶里的风暴”。1773年英国国会通过提高殖民地的茶税是压倒骆驼背上的最后一根稻草,当年的12月16日当英国茶船抵达波士顿时,Samuel Adams揪众集会商讨对策,最后群众强行登上三艘茶船,把三百余箱的茶叶全数投入波士顿港湾里。这一事件也开启了美国脱离英 […]

用什么样的方式喝咖啡最正确?

这是开始对咖啡感兴趣的人常有的疑问。要不要加糖?可不可以加牛奶或奶油?热喝好还是凉一点喝好?市面上的咖啡书籍,对此问题有种种不同的答案,有些回答得十分严肃,像是“绝不可以加糖,那会破坏咖啡的原味。”或“只能加鲜奶油,不可以加牛奶。”,诸如此类。而我呢,却有一个十分轻松的答案:“爱怎么喝,就怎么喝。”不过,我会附加一些补充说明,且听我道来。 有关咖啡的温度,包括冲泡时或入口时这两者,我留到以后再说。今天且先谈一谈加糖与加奶的问题。首先请想一想,是谁在喝咖啡?是你,是你在享受嗅觉、味觉等所带给你的感官上的快乐。如果你认为一杯甜而且带着浓浓奶香的咖啡喝起来才过瘾,那么有什么理由,仅仅因为别人的说法, […]

咖啡之城旧金山谁正当红?精致手冲秒杀星巴克!

旧金山是咖啡之城,近年来一家家来自旧金山的精品咖啡引领潮流。其中,知名度最高的是以精致咖啡调制工艺著称,由旧金山红到亚洲的蓝瓶咖啡(Blue Bottle Coffee)。 从路边小摊红到亚洲 “蓝瓶”改写咖啡文化 近年来,不少美国人对以“星巴克”为代表的第二波咖啡浪潮─制式咖啡连锁店产生倦怠。咖啡爱好者舍弃意式咖啡机,选择一杯杯手工冲泡出来的精品咖啡,这就是时下流行的第三波咖啡文化。 第三波“精品咖啡”浪潮于2000年后崛起,重视咖啡豆的种植、采摘、烘焙和制作方式。咖啡爱好者可根据自己口味,利用不同的冲煮方式,将咖啡豆的独特风味淋漓尽致地释放出来。 旧金山晋升为手调式精品咖啡始祖,而“蓝瓶” […]

咖啡馆在英国的兴与衰:工业革命与咖啡馆文化

1876年,美国小说家亨利·詹姆斯在欧美间经历20年候鸟般的穿梭生活后,定居伦敦,开始写作《英国时光》,记录他的旅居体验,评述他为之着迷的这个岛国的景物和人情。当写到伦敦印象的时候,他惊讶地发现,在这个国际大都会竟然找不到一家在巴黎、在欧陆城市街头常见的供知识分子和艺术家们休憩、交际的咖啡馆。事实上,今天访问英伦的游客假使有心,也会察觉,喝咖啡的地方虽有,垄断市面的基本上是意式咖啡店(如Costa)或美式咖啡馆(如星巴克),都是根源于外国的20世纪时髦产品。体现英国本土口味和历史文化风情的品牌难觅踪迹。 然而,200多年前,英国曾有过一段由咖啡和咖啡馆文化所主导的历史,见证过世界上最壮观的咖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