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咖啡文化

鲁迅笔下的“革命咖啡店”是哪一家?

1928年8月8日 《申报》刊登《上海珈琲》一文,文章作者称自己在这家咖啡店里遇到了龚冰庐、鲁迅、郁达夫、孟超、潘汉年、叶灵凤等 “今日文艺界上的名人”。见此,郁达夫和鲁迅马上撰文予以澄清。 郁达夫在《语丝》“随感录”栏目发表《革命广告》一文,声明 “这一个不革命的小资产阶级郁达夫……对于奢华费钱的咖啡馆,绝迹不敢进去”。紧跟着郁达夫的短文后面是一则 《鲁迅附记》,附记中写道: 这样的乐园,我是不敢上去的,革命文学家,要年青貌美、齿白唇红,如潘汉年叶灵凤辈,这才是天生的文豪,乐园的材料……即使我要上去,也怕走不到,至多,只能在店后门远处彷徨彷徨,嗅嗅咖啡渣的气息罢了。你看这里面不很有些在前线的 […]

美国不卖美式咖啡,意大利不卖拿铁

美式咖啡(Americano)与拿铁(Latte)可能是国人最常见的咖啡选择之一,但大部份的人不知道这两种咖啡正代表着咖啡市场大国美国,与咖啡文化大国意大利的诸多不同。 美国是不卖美式咖啡的。用高压蒸气馏出浓缩液的espresso还未流行全美时,美国人最常见的泡咖啡方式是滴滤咖啡。我们在美国电影中常常看到的、在小餐馆中不断滴着咖啡液的咖啡机就是美国人口中的coffee。 美国人生活匆忙,可能因为如此,美国发展出快餐文化;同时,方便的滴滤咖啡也主宰了美国人的生活。这种泡咖啡方式如果没有定时换咖啡粉,口味会被冲得很淡,这可能就是为何现在大家称呼那种用大量水兑一份espresso的咖啡为美式咖啡的原 […]

刘书甫:一座现代城市的温柔 从市场到老咖啡馆

一座现代而理想的城市,乐意人们去散步它,去表达在它里面生活的样式,也乐意让它的市民不必太费力地便能拥有一条街,那街他每天都乐意去走;一间店,那店他每天都乐意去推开门;一个座位,那位子他每天都乐意去坐上半晌。这并不容易,可没有人知道它不容易。它不张扬它的难得,就静静地让人去走、去坐。这是一座现代而理想的城市温柔的地方。 一个理想的市民,也乐意用心去观看它、去尝试它,心领着它无时无刻发出的邀请,然后终于建立起一个又一个小小的、微不足道却又安静快乐得不得了的,属于自己过生活的格调。 总之,下次会再来 关于台中西区的闲散时光,我有一条从市场到老咖啡馆的故道。 这条故道在依傍着河道的街廓里,能遇见大树与 […]

虽然贵为全球第二大咖啡集团,但是我们真的了解JAB吗?

5月29日,全球第二大咖啡集团JAB宣布斥资15亿英镑买下Pret A Manger。 从1984年在伦敦的汉普斯特德开出第一家工厂以来,Pret在全球拥有超过500家店铺,英国至少有329家,美国有74家,上海至少有2家。 别忘了,JAB旗下已有Peet’s,Stumptown,Intelligentsia,Caribou,Espresso ,Baresso…… JAB是谁? JAB Holdings是德国隐秘富豪家族-莱曼家族(Reimann)旗下的投资公司,专注于长期投资优质具有优质品牌、高增长动力的消费品企业。 JAB Holdings对大多数人而言 […]

咖啡馆主的日常:想开咖啡馆?别想的太简单!

开店?没这么简单啦! 大约快两年前吧!有一个年轻人跑到Full House来,他说他来喝过一次咖啡,觉得我的咖啡很有魅力,他今天来是要跟我学煮咖啡,他要开咖啡厅。     我问他“咖啡厅要开在哪里?”“新竹,咖啡在新竹还算是一块净土,也因为他在新竹工作了几年,对新竹熟。”新竹是净土,真的吗?“你咖啡厅要卖什么?”“跟妳一样,只卖咖啡就好,什么都不卖。”我捏了把冷汗“只卖咖啡很难生存,我不建议年轻人这么做。”“我有自信,因为妳煮的咖啡好喝,只要跟妳学咖啡,咖啡好喝自然有市场。”他说的好像真的一样。“妳只要跟我说跟妳学咖啡要交多少钱就可以了。”我笑笑对他说“我教你煮咖啡,但是不收费。”“咦?为什么 […]

有百年咖啡种植历史的云南朱苦拉 这几年终于脱贫了

“小时候想着长大后要到外面去,现在却舍不得离开这里了,我的梦想已回到了家乡。”2017年10月,杞学胜回到了阔别10多年的家乡的那一天,在微信朋友圈发出了这样一条“宣言”。他所说的家乡就是云南省宾川县平川镇朱苦拉自然村,一个拥有100多年树龄的古咖啡林,被誉为中国咖啡“活化石”的村庄。 朱苦拉村位于楚雄、大理、丽江三个州市的交界地,被金沙江支流渔泡江环绕。1999年前,从村里到平川镇没有公路,只能步行5小时山路,“与世隔绝”的村民们守着一片古咖啡林,却不知道怎么“讨生活”,许多像杞学胜一样的年轻人只能背起行囊,离开家乡打工挣钱。 “朱苦拉村最早叫‘若客来’,客人来到,村民们不会上茶,而是端上从 […]

历史与空间:琼岛“咖啡控”

那天上午,正在案头忙碌,窗外传来邻居张姐的喊声:“马先生马先生,您快点您快点!”不知出了什么事,我赶紧开门,只见张姐端一个热气腾腾的玻璃壶进来说:“我煮了海南最好的咖啡,刚刚磨好,您快尝尝!”说着就往我茶杯里倒满,我忙道谢,举杯呷一口,真的浓香润滑、甘甜可口! 来海南多日,实实在在过了一把咖啡瘾,常常处在氤氲缭绕的咖啡氛围中。我知道咖啡有提神益思、健胃解酒作用,它富含氨基酸、维生素和人体必需微量元素等营养成分。又听说咖啡经高温一煮,产生一种抗氧化物质,还有抗癌、抗衰老、预防心血管疾病之功呢。当地人说,海南咖啡以浓而不苦、香而不烈、略带果味著称。慢慢得知,琼岛咖啡主产地在兴隆和澄迈,已有不少著名 […]

咖啡爱好者说:我忘了为何喜欢喝咖啡

若问我,为何喜欢喝咖啡,我还真的答不上。 小时候,第一次喝咖啡,是家里泡的,称Kopi,黑黑的咖啡,加入糖搅拌,然后搭配饼干,觉得是绝配享受。一般上,我偶尔会在晚上做这样的事,同学知道后对我说“你这么夜吃饼,还喝咖啡,不怕肥吗?”我心里纳闷,这样的吃法,为何会肥呢?我当下马上回应“不会啊”。 后来,回想同学的疑问,心里感觉奇怪,小学生也会说“不怕肥吗”,这个词,不是成人才会说的吗? 上了中学,不知道从何开始,不再爱喝Kopi,可能觉得它黑黑的,容易让牙齿变黄,所以,我把它给戒了。 后来,家里开始出现三合一包装的Nescafe,冲出来的咖啡,不黑带奶色,喝起来,人也为之一振,不知不觉,我竟然爱上 […]

咖啡乌、咖啡西、茶西?马来西亚咖啡怎么点?

“早晨,父亲先是用调羹啜饮烫口咖啡,接着用杯子就口喝;我则喝溢出杯外、落到碟里的小小咖啡池,咖啡不那么烫且小孩本不该喝太多。父子坐在茶室的露天餐桌,同吃一套早餐。”这是我大马朋友的童年记忆,也是当地人生活中的咖啡文化。 为什么当地的热咖啡经常搭配中式调羹而非汤匙呢?西方人的咖啡杯会搭配铁汤匙,用来加糖与搅拌;而当地人爱喝滚烫咖啡,因此提供中式调羹,像喝汤般舀来喝,这也是大马“西方饮食华人化”的鲜明证据,成为自成一格、独一无二的特色。 在马来西亚的茶餐室该怎么点咖啡呢?有些店家墙上会贴上饮料菜单表,看起来复杂,却是有规则可循。如果没有菜单表,也可以对照下表来点选,表中的发音近似福建话,至于为什么 […]

叶永烈:一杯咖啡映双城

来来往往于上海与台北之间,很多人问我这“双城”有什么共同之处?大处且不论,我只从小小一杯咖啡说起……    走在台北大街小巷,咖啡馆星罗棋布,满城飘香,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难怪人称台湾“一半是海水,一半是咖啡”。上海咖啡馆的密度虽然不及台北,但是在中国大陆所有的城市之中,咖啡馆最多的当首推上海。    一杯咖啡映双城。细细探究上海与台北的咖啡,品味到咖啡之外的历史和文化的滋味。    咖啡起源于西方。据说,在公元六世纪,埃塞俄比亚的牧羊人发现羊吃了一种从树上掉下来的红色浆果,变得很兴奋。于是他们用水煮这种红色浆果,喝了之后个个神清气爽。这红色浆果就是咖啡果。咖啡果里的种子,形状像豆子,被称为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