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咖啡文化

先来点香薰 在埃塞俄比亚喝咖啡的礼仪

在埃塞俄比亚喝过咖啡后,就会觉得在其他国家喝的,就是逊了一筹;体验过他们的咖啡礼仪后,就会对喝咖啡有另一个新态度和要求。 他们的咖啡礼仪并非什么隆重事,纯粹以社交联谊为目的,一般在客人或邻居到访时举行,由家中女士轮流主持,小孩大多不喝咖啡,很少参与其中。 咖啡礼仪由台前点着香薰炉开始,市场上有专卖香薰的店,混合各式木材再喷上香精,一包卖约十比尔,足够三、四次礼仪用。 香薰燃烧的同时,女主人会在另一个炭炉上烘焙咖啡豆,埃塞俄比亚的咖啡之所以好喝,分野就在于新鲜烘焙。女主人把烘焙好的咖啡豆拿到客人前,先来一个嗅觉享受。然后现场把咖啡豆磨粉,放入黏土制的咖啡壶中,加入生水,在炭炉上煮咖啡。 配合咖啡 […]

咖啡馆也学共享办公?法国一连锁咖啡馆提供免费吃喝 但需买时间

法国一家连锁咖啡店可以免费吃喝,只要“买时间”就好了。这家名叫Anticafé的咖啡连锁店内与人们常见的咖啡馆内部环境不同,更有居家环境的感觉,再加上丰富而且清新的色彩,让人待在里面很舒适。 顾客们进店时打卡记录下进店的时间,然后可以免费喝咖啡、茶和各种饮料,自助各种饼干、蛋糕、水果、奶酪等甜咸食品,还可以使用免费无线网,就像在自家客厅里与朋友们聚会聊天或者进行团队工作,出门的时候再打卡按照停留的时间付费。咖啡店甚至还准备了图版游戏和书籍,供顾客消遣。 那么时间的费用是多少呢?1个小时5欧元,一天(5个小时以上)24欧元,一个月240欧元。还可以免费注册为会员,然后享受减价优惠,1个小时的费用 […]

为什么巴黎的咖啡馆卖的咖啡并不好喝

清晨未醒的露天座、斜阳偏照的一角、幽静无人巷弄里,塞纳河畔的木船上…随处不是喝咖啡的地方。巴黎人的咖啡馆,是随遇而来的。在巴黎没有迷路,不算逛过巴黎,而迷路,往往是遇见咖啡馆最好的方式。 巴黎人的咖啡馆从来都不只是喝咖啡的地方,也或许正因如此,杯里那一滩黑汁好不好喝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围绕着这一小杯的周边发生的事。咖啡馆当然不只喝咖啡,而是聊八卦。 巴黎咖啡馆真正的问题可能是:一般来说巴黎咖啡实在不好喝。在这个什么事都有历史与典故的国家,咖啡不好喝也是有来由的。 这得牵涉到十七世纪咖啡刚引进欧洲,欧洲列强竞相抢夺殖民地,或在殖民地种植咖啡,法国并非海权时代的强国,其中几个咖啡产地的加勒比海殖民 […]

墨瑞·卡本特:我在瓜地马拉城参加的一次咖啡大会

好一段时间后,我带着紧张的心情来到瓜地马拉城。 当时,超过一千五百名来自世界各地的咖啡种植者、出口商及专业人士群聚于此,共赴2010年世界咖啡大会。此会议每五年才举办一次。会场盛况空前,来自四大洲最顶级的咖啡香气弥漫充斥整个展览会场。这绝对是咖啡爱好者在梦中才会出现的场景。 整座大厅里的咖啡商彼此交换名片、笔记,与老友叙旧,并分享他们到地球另一角的咖啡农场远征(称为“寻找原产地”)的故事。咖啡因催化的愉悦感,消费者越来越买单。随着市场需求增加,咖啡的价格也逐渐回稳,这趋势在发展中国家特别明显。这个大厅多少反应出美国各大城市的现况,和以往相较,精品咖啡的品质更好、更便宜,也更容易取得;曾经一度难 […]

为什么星巴克在中国没有强有力的竞争对手?

万达正在公开叫板迪士尼;优步投入20亿美元对抗滴滴出行;阿迪达斯同李宁和安踏的战争已经持续多年;苹果正在和中国多家冉冉升起的竞争对手(华为、oppo等等)博弈。有一个现象总会在中国发生:一家成功的国际公司势必引发国内市场的激烈竞争。 那么,为什么星巴克在中国就没有强有力的竞争对手呢?过去几个月来,我一直向别人请教这个问题,但却没有得到好的答案。这很奇怪。 星巴克自1999年起进军中国市场,迄今为止已经拥有大约2400家的门店。多年以来,它们几乎占据了中国零售咖啡业的大部分市场份额。星巴克首席执行官霍华德·舒尔茨最近还宣布,每年要增开500家新门店。这将使星巴克到2020年在中国拥有5000家门 […]

是乌干达咖啡农的危机 也是咖啡危机

山姆・马萨(Sam Massa)不喝咖啡。和许多乌干达人一样,他比较喜欢喝加了奶的调味茶。另外也和许多乌干达人一样,他说:“我们是咖啡的一部分,咖啡存在我们的血液里。” 马萨住在横跨乌干达和肯亚边界一座死火山的山顶上,咖啡树林中央的泥砖小屋就是他家。这里的一些树是他的曾祖父在一百多年前栽种的。马萨的祖先和他一样都是咖啡农,他每年的收入几乎都来自咖啡豆,这些咖啡豆最后做成了美国和其他遥远国家的人所喝的咖啡。 这个地方是东非最古老和最受尊崇的咖啡生产区之一。空气清新又凉爽,山坡随处可见绵延的景致和闪耀的瀑布。但是,这座山即将有麻烦了。事实上,麻烦已经来到马萨门前。 乌干达一向有两个雨季,在3~5月 […]

时光静止的咖啡店 两个半小时煮一杯咖啡

日本京都有许多二战后成立的老咖啡店,被称为吃茶店,六十年来不曾改变面貌,成为观光杂志时常介绍的景点。上门光顾的,除了偶尔来吃茶的在地老士绅老淑女,更多的是上门拍照的观光客。 在京都住下一段时日,上述的老吃茶店也从一开始的新奇迷人,变得刻意无趣。 它们总让我感到不自然,像是刻意把时钟发条拔了,卖弄自己的历史风情。我想寻求一种“本格”真切的历史感,一种京都旧时光的舒适感,所以总是偏爱“老铺”(老店);但老咖啡店也得像老朋友,可以敞开心胸以真面目示人才好。 因为这种追求,我曾跟着同研究室的马来西亚同学小晖,在天黑之后,像是找寻宝物般来到四.木屋町,为的是一家从来没人听过的老吃茶店。 “那家店,和《神 […]

一杯好咖啡喝上两个钟头,也是应该的——只跟自己比赛的台湾咖啡农

与其说咖啡是一种农产品,还不如说是一种生活方式,来得更加贴切。而这种生活唯一的追求,来自自我超越;唯一的成功,则是变成一个比过去的自己更好的人。 不是我要说,但陈得实在是西拉雅数一数二“龟毛”的男人。 我们遇到的第一天,在关子岭,刚好聊到咖啡,他立刻说:“要不然明天我请你们喝咖啡吧!” 这种话,台北人常听,听完就算了,谁也不会当真。 没想到隔天早上八、九点,他真的来了,不只从家里带了豆子跟壶来煮咖啡,还带了十几套全新的咖啡杯,不只有杯子、还有盘子,一人一组。 “陈大哥!你怎么连杯子都带来了?我们用自己的保温杯或纸杯就好了啊!”我们忍不住惊讶地说。 “那不行,”陈得笑了,“我的咖啡必须要用我特别 […]

香港:不让人打卡的咖啡店

朋友在西营盘的咖啡店 Detour 开业 1 个月了,我催速他快点建立 Facebook 专页、Instagram 帐户、Google geo tag 等一大堆让人可以找到他们的网上平台,他耸耸肩说:“我不想吸引只来打卡的人。” 他来自伦敦,可能不太懂得香港的“国情”,打卡几乎是去咖啡店的唯一原因,光是做咖啡怎么够啊,还要卖一些抢眼球的甜点、店内砌一些拍照的位置,才能够突围啊!可是他顽固硬颈,在店内卖的酥饼出品自跑马地的小型面包店 Proof,都是手工制的包点,我吃过,一看到那个肉桂卷我就知道是 Proof 的出品,知道是全港最好,但是在“相机食先”的准则下,似乎不能过关。他甚至刻意不做 La […]

台北不产咖啡 咖啡馆开出上千家

台北市政府与台湾咖啡协会今年首度办理“2017台北国际咖啡节”活动,今早(10月1日)台北市长柯文哲前往台湾大学出席记者会时表示,他在台大医院外科部时,有一位老师范教授是乳癌专家,退休后开始研究咖啡,还出了一本书,他们到咖啡店才了解,咖啡店在台北非常流行。 柯估计台北咖啡店应有600家以上,台下与会来宾则强调有1000多家,柯听闻后表示这还挺奇怪的,不过也希望台北变成有品味、文明的城市,咖啡店就扮演重要角色。 柯文哲说,台北不是生产咖啡的地方,咖啡竟然变得非常流行,而且已渗入到生活中每一个部分,台北在世界咖啡的比赛也跟调酒一样,常常得奖,这是台北一个满有趣的特色。 柯希望要让台北成为一个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