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标签” 让风味一读就懂

每当前往烘豆坊或咖啡店铺购买咖啡豆时,消费者往往会借由浏览包装袋上的咖啡资讯,来找到自己想要的咖啡。   倘若包装袋上的标签或品尝纪录过于复杂冗长,不仅会使人难以找出资讯重点,也判断不出风味;看在对杯…

每当前往烘豆坊或咖啡店铺购买咖啡豆时,消费者往往会借由浏览包装袋上的咖啡资讯,来找到自己想要的咖啡。
 
倘若包装袋上的标签或品尝纪录过于复杂冗长,不仅会使人难以找出资讯重点,也判断不出风味;看在对杯测用语不熟悉的普罗大众眼里,更是一头雾水。
 
因此,为了呈现烘豆师的意图,同时引起消费者的共鸣,建议要先找出每款咖啡豆最具特色的风味,并且使用人人都能理解的明确词汇来撰写品尝纪录。
 
撰写咖啡标签时,可考虑以品尝纪录为基础,结合杯测时感受到的风味强度,运用一般消费者所熟知的事物,着重于“酸味、甜味、苦味”的描述,下方一一列举——
 
❶酸味:有机酸反应生成的低分子化合物,会使人在饮用咖啡时感受到酸味。但在咖啡标签上并不会单纯记录“有酸味”,正如“苹果”、“柑橘”、“葡萄柚”的酸味皆有所差异,撰写咖啡标签时通常也会思考该咖啡的酸味与哪一种水果具有相似调性,并写上该水果的名字。
 
❷甜味:甜味是烘焙过程中,包覆在生豆中的醣成分受热反应而产生的。咖啡标签中,“焦糖”是指带有苦味的甜味;“黑糖”(Brown Sugar)是比焦糖清爽一些的甜味;“香草”常用来描述带有花香的甜味,至于甜中带香者则用“面包香气”(Toast)来表现。
 
❸苦味:同时能感受香气和苦涩时,一般多用“黑巧克力”或“杏仁”来表现—不小心连同杏仁皮一起吃进嘴里时,不是会有苦苦的味道吗?如此解释应该有助于理解。苦涩味中带有些许酸味,则可能会用“花生”来表现。
 
来源:《咖啡杯测的科学》

留下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