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豆掺混的随想

最近有个台湾知名的咖啡品牌被媒体踢爆,用便宜的咖啡豆混在高价的咖啡豆中出售,造假牟利。 我好奇的是,为何这次的食品造假似乎云淡风轻,不像前些年混油或便宜越南米混台湾米牟利般,引起轩然大波全民沸腾? 当…

最近有个台湾知名的咖啡品牌被媒体踢爆,用便宜的咖啡豆混在高价的咖啡豆中出售,造假牟利。

我好奇的是,为何这次的食品造假似乎云淡风轻,不像前些年混油或便宜越南米混台湾米牟利般,引起轩然大波全民沸腾?

当然,或许可以解释,米跟油是饮食必需品,而咖啡是可喝可不喝,影响没那么大,但是这几件基本上是一样的事,而且在前些年食安与掺混事件后,台湾的法规已修订得相当严格与明确,如今连这么知名的咖啡老牌子都敢如此造假,那么我们如何信任市场上销售的东西呢?

尤其因为生活方式改变,外食人口愈来愈多,即使自己在家烹煮,为了方便,都是买已处理过的食品或即时食物,厂商为了大量生产,势必以许多化学物质处理过,另外也为了增添美味口感或美观,加上许多添加物,若是这些添加物对健康有疑虑,长期下来对个人家庭到社会,都是极大的社会成本,这也是民众支持政府要严格管理与重视食品标示百分之百正确的原因。

即使我们尽量不购买食品,而是买真正的食物素材来源自己煮,但是那些食物为了运送与储存,其实早已添加了不少化学物品。

比如说,我太太以前曾经做过实验,将买来的面包留一小块摆着,看多少天才会发霉,结果大部分好久都不会发霉,后来我们自己买面包机自己做面包,发现有时候自己做的面包也不会发霉,原来是买来的面粉已经被加料处理过了!所以要找到真正天然无添加物的食物真的很不容易!

或许我们该有自觉的拿回对食物的主控权,我们应该有权力决定我们吃进去的食物如何生产出来,由谁来提供,换句话说,我们要回到几十年前,我们可以看到我们购买食物的来源,而不是透过全球化的工业体系,由工厂大量生产,食物从那里来,如何制造完全不知道。

当我们确实能够看到食物如何长出来时,也就是会吃到当地且当季的食物,这种体验不只可以达到对生产者的尊重与环境友善的目的,其实对我们个人而言,除了更新鲜更健康之外,口味也会更好,同时也附加上了在地文化(传统文化)的精神享受,是一举多得的选择啊!

来源:远见杂志
撰稿:李伟文

留下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