笼罩在咖啡芳醇里的国度

在中国,咖啡无论怎样也还是小众的爱宠,但在新加坡,即便是在华人社会,咖啡也登堂入室,成了平民百姓的日常必需。新加坡的各个角落都有巴刹,每个巴刹都有为数不少的咖啡摊档。你无论什么时候到巴刹去,都可以看到…

在中国,咖啡无论怎样也还是小众的爱宠,但在新加坡,即便是在华人社会,咖啡也登堂入室,成了平民百姓的日常必需。新加坡的各个角落都有巴刹,每个巴刹都有为数不少的咖啡摊档。你无论什么时候到巴刹去,都可以看到各个年龄段的人、各种职业的人,端坐桌前,面前一杯咖啡。

因此有人说,每天唤醒这个岛国的,不是晨风朝阳,不是闹钟,也不是梦想,而是大街小巷南洋老咖啡的醇香。据说有权威媒体推荐过的全球十大咖啡城市,新加坡竟然位列其间。一个以华人为主体的国族,一个与茶文化有着深厚渊源的群体,居然如此钟情咖啡,这多少有点让人感觉惊异。

看来不同文化的交融并不一定那么困难,这些华人虽然大都浸淫于中华的古老文化,却也是现代世界的参与者。那是一种润物无声的改变,一身洋装,一口英语,一本英文原版小说,一份不同于故国的生计,这种来自平凡生活的点点滴滴,都积淀成了一种新的文化,不知不觉中养成了一种新的生活习惯,甚至改变了民众的气质。一个国族的魅力,并不在于其领土的大小,而在于其文化的包容与多元。

而咖啡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据说还的确发生过举足轻重的作用。有史家将西方文明的启蒙归功于欧洲从烂醉如泥的酒鬼国度成功转型为喝咖啡的理性社会,他们说:”文艺复兴抒发的新思潮,部分归因于一件足以养成新生活的习惯,甚至改变民众气质的大事件,那就是咖啡的出现。”

虽然这话听起来有点偏颇,因为文艺复兴发生在欧洲显然还有别的原因,但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广大的伊斯兰世界都是禁酒的,都是喝咖啡的,他们为什么没有成为文艺复兴之地呢?但咖啡对于欧洲,还真是有文明助推之功。最起码,喝咖啡比喝酒要好,无论是对社会还是对个人。对此我很佩服新加坡政府,他们对烟酒的限制、对嫖赌的限制,都是出于一种高度的责任与警醒,但他们又不曾禁绝,留有一定的自由度。

我个人其实是很爱酒的,总觉得人生的诗意离不开酒,但冷静下来想想,酒虽然带给过我很多快乐,也的确害了我不少,对身体、对精神、对人生事业都有伤害。我们文化里的酗酒之风是值得反思与警惕的。李白眠于酒家,天子都叫不上船,自然是风流潇洒,但真有要事,岂不是耽搁了?所以新加坡用咖啡替代酒精,对于改善一个民族的精神,甚至改变国运,都不无裨益。

在新加坡时间长了,我也入乡随俗地养成了喝咖啡的习惯,究其原因首先是便宜,也好喝。我还很好奇,一边喝还一边问吴江的朋友,想搞清楚新加坡的咖啡怎么这么便宜。当然我指的是那种在巴刹或食阁售卖的南洋老咖啡,新加坡肯定也有很贵的咖啡,只是我没有见识过,我也害怕去那些高档的地方喝咖啡,那么多花样,那么多品种,千香万味,我都不知道该点什么。

而每天一杯南洋老咖啡对我来说已经足够奢侈,足以让我心醉神迷,不仅提神醒脑,还调胃通便,很对我的症。烟酒茶好像都是可以让人兴奋的,但烟害处大已经是众所周知,我已经戒掉;茶和咖啡比起来却是另一种风格,更多的是优雅从容,安闲清淡,是拈花一笑的智慧与觉悟,却少了一些慎密与精进;而我同样钟爱的酒,虽然可以“暂凭杯酒长精神”,趁着酒劲高谈阔论,看似豪气干云,过后则萎靡不振,几天缓不过来。

咖啡馆是传统的社交场所,同时也是艺术与知性的集散地。新加坡的咖啡馆闲谈,巴黎的存在主义咖啡馆,或者细碎温情,或者高雅理性,都可以给咖啡记上一功。只不过现代的年轻人,“美酒加咖啡,一杯又一杯”,这么闹下去肯定要醉了,酒偶尔微醺一下,给人生添一点乐趣未尝不可;咖啡也就一杯两杯吧,喝多了要失眠的。凡事要有度。

作者:蔡德林

留下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