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ysical Address
304 North Cardinal St.
Dorchester Center, MA 02124
Physical Address
304 North Cardinal St.
Dorchester Center, MA 02124
“咖啡因是天然的杀虫剂。”在一群研究人员初步发表咖啡所具有的效果后不久,《纽约时报》便刊出了这样一则头条新闻。当时他们所公布的内容很简短,但其中指出蚊子特别容易受到咖啡因的影响。事实上,咖啡因确实有效,而且可以对抗许许多多的虫害,因此除了咖啡树之外,有些植物也懂得加以运用。在热带地区就至少有三种其他树木的种子含有咖啡因,分别是:可可、瓜拿纳(Guarana),和可乐果(Kola nut)。这些种子就像咖啡豆一样,可以被磨成粉再和水混合做成饮料,包括热可可、巴西的瓜拿纳汽水,和市售的各种可乐(包括最初的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除此之外,茶叶和南美洲一种名为“玛黛”的冬青属植物中也含有咖啡因。以上这 […]
“物种”不等于“品种” 大家上过自然课就应该记得,以最传统生物学上的定义,物种是指一群可相互交配生殖,或具此潜力之天然族群所组成的群体,且与其他群体间具有生殖上的隔离,或是大家也该记得界、门、纲、目、科、属、种的分类层级。而我们喝的咖啡其实不是同一物种,而是属于茜草科Rubiaceae、咖啡属Coffea下的几十(有人说是上百种)的不同物种。因为咖啡的原生地在埃塞俄比亚一带,那边散落了上百种的咖啡野生品种,只是大多数都不具商业价值,所以我们现在消费的大多数咖啡,是商业种植而来的,而且主要来自三个种:阿拉比卡(Coffea arabica)、罗布斯塔(Coffea canephora)、赖比瑞亚 […]
拉丁美洲的干燥天气造成阿拉比卡咖啡豆产量减少,致使最近几周咖啡豆期货价格跳涨逾25%。 最新的期货交易数据显示,交易员持续看涨咖啡豆后市。 纽约洲际交易所(ICE)的咖啡豆期货价格已涨至每磅1.173美元,远高于10月中旬的每磅0.93美元。 咖啡豆价格走高,是因为ICE仓库的咖啡豆库存最近几周减少近7.8万袋。交易员说,库存降低的主因是宏都拉斯极度干燥的天气导致咖啡豆收成减缓。 宏都拉斯为全球第三大阿拉比卡咖啡豆生产国。根据商品经纪商Marex Spectron,宏都拉斯的阿拉比卡咖啡豆产量占全球虽不到一成,却是ICE认证的关键供应来源,对咖啡豆期货价格有不成比例的影响力。另据顾问业者Max […]
我还记得我的第一次杯测。 皮特咖啡与茶(Peet’s Coffee & Tea)的新进员工训练就包括杯测——借由好几杯小杯的咖啡,进行包含若干步骤的咖啡品尝。至少那是1999年时的做法,当时我刚开始在距离父母家几个街区外的咖啡馆工作。按照杯测的标准来看,那些咖啡算深度烘焙,是皮特始终不曾舍弃的标志。无论如何,感觉像是有个享乐主义的神祇抓住我的棕色围裙背带,唤醒我去察觉咖啡中许多有待发现的细微风味差异。 我并没有打算在咖啡这一行做太久。我当时其实只想要一些基本的工作经验。在那之前,我喝过一些咖啡饮料,主要是在同一条商业街上、那家实在糟糕透顶的面包店喝的拿铁(他们的肉桂卷太甜了,完全是配 […]
国际咖啡豆价格已创13年半新低,许多中南美洲咖啡农因此血本无归而干脆不种,情况严重程度正让业界害怕咖啡要陷入产业危机。 《金融时报》报道,英国主张公平贸易的知名咖啡商Cafedirect执行长史迪尔(John Steel)认为咖啡豆价格大跌正摧毁贫国咖啡农生计。他强调许多国家咖啡农正另谋生计,年轻一代也不去种咖啡。像危地马拉咖啡农宁愿不种,哥伦比亚农民甚至改种用于毒品的古柯树。 咖啡豆行情低迷让许多咖啡种植国无力应付。ICE阿拉比卡咖啡豆7月期货价,17日盘中每磅下跌约3%报0.903美元,创2005年9月来新低。 按许多中美洲咖啡农的耕种成本计算,每磅咖啡豆至少要卖在1.2美元到1.5美元之 […]
早在数年前,咖啡业界经已响起警号,指气候变化威胁咖啡豆的供应量。但时至今日,情况仍然严峻。 非牟利研究所 World Coffee Research 的伙伴主任 Greg Meenahan 形容:“预计到 2050 年咖啡需求将会翻倍。然而,假如我们坐以待毙,世上逾半的咖啡用地将因气候变化,从合适沦为不合适。如无研究及发展,咖啡业界届时需要比预期产量多 1.8 亿袋的咖啡才能满足市场。” “卫报”报道,为了改善问题,该组织现正进行国际性的多地品种试验,在 23 个国家试植 35 种咖啡豆,以衡量豆在不同气候下的表现。当中包括一些通常与生产咖啡沾不上边的地区,譬如澳洲就有可能对咖啡产业作出最大贡 […]
咖啡店、卖场中所使用的咖啡豆,都经过“大量烘焙”。在此过程中,不但要依样品烘焙后所制定的烘焙数据操作,更要注意迎合顾客需求与风味喜好。结果是否符合期待,则要仰赖大量烘焙后的杯测来把关。 ◎调整风味强弱,烘豆师的专业发挥 除了卖场中用来制作咖啡饮品的咖啡豆外,零售或出货用的咖啡豆也都是使用大量烘焙。大量烘焙以样品烘焙的数据为参考依据进行,关键便在于“维持均一的品质”,以稳固商品价值。 大量烘焙为了突显咖啡特色,可透过调整火力、控制风门(Damper)[1]排气流动等方式,改变烘焙数据。烘焙数据的调整范围很广,每种生豆之间的标准也有很大的差异。 大量烘焙必须借由生豆密度、大小等物理特性,同时考量杯 […]
每当前往烘豆坊或咖啡店铺购买咖啡豆时,消费者往往会借由浏览包装袋上的咖啡资讯,来找到自己想要的咖啡。 倘若包装袋上的标签或品尝纪录过于复杂冗长,不仅会使人难以找出资讯重点,也判断不出风味;看在对杯测用语不熟悉的普罗大众眼里,更是一头雾水。 因此,为了呈现烘豆师的意图,同时引起消费者的共鸣,建议要先找出每款咖啡豆最具特色的风味,并且使用人人都能理解的明确词汇来撰写品尝纪录。 撰写咖啡标签时,可考虑以品尝纪录为基础,结合杯测时感受到的风味强度,运用一般消费者所熟知的事物,着重于“酸味、甜味、苦味”的描述,下方一一列举—— ❶酸味:有机酸反应生成的低分子化合物,会使人在饮用咖啡时感受 […]
如果你偏爱一杯脱因咖啡,那么下次烧水煮咖啡时,应该举杯纪念一下朗格(Friedlieb Ferdinand Runge)。 朗格是19世纪德国的一位化学家,他对颠茄(一种茄科植物)的研究取得了开拓性的进展,从中分离出了一种化合物,人一旦摄入这种化合物会导致眼部肌肉扩张。他引起了诗人、政治家歌德(Goethe)的注意,歌德同时还是一位对科学充满热情的学者。 歌德最近收到了一箱咖啡豆,因此他请朗格对咖啡豆进行分析。朗格从中发现了可能是现代社会消耗最多的药物——咖啡因。 咖啡因也存在于其他饮料和食物中,尤其是茶和巧克力,但与咖啡密不可分。它是一种兴奋剂,能抑制食欲,对于那些为了考试而疯狂复习的学生、 […]
我是直到29岁,在哥斯大黎加住了一年的时候,才第一次喝上了真正的咖啡。作为一名市中心的中学老师,我职业生涯的前6年都是不健康的健怡可乐的忠实拥护者。我几乎不知道,我在 El Toledo 咖啡农场喝的第一杯咖啡会在我一回到美国的时候就毁了我。 搬回中西部后,我尝试了星巴克和我们当地的咖啡连锁店,然后注意到口味上的巨大差异。当然,那可能会让我成为一个爱喝咖啡的势利鬼。尽管如此,我还是对每一杯带着苦涩和焦灼味道的咖啡毫无抵抗力。 咖啡豆里的秘密 事实证明,我突然讨厌哥斯大黎加的饮料是有原因的。你看,一般来说,咖啡有三种不同类型的烘焙法:轻度烘焙、中度烘焙和重度烘焙。 重度烘焙在美国无疑是最常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