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ysical Address
304 North Cardinal St.
Dorchester Center, MA 02124
Physical Address
304 North Cardinal St.
Dorchester Center, MA 02124
喝咖啡不加奶,才能品尝出咖啡的原味,但若坚持要加奶,可搭配深焙的浓咖啡,且属微酸的口感,咖啡的原始风味比较不会跑掉。 资深的咖啡爱好者表示,喝纯咖啡最好,若加奶会冲淡咖啡的味道,喝不出原始风味;除了喜欢加奶,又想喝出咖啡的原始风味,可以喝浓一点又微酸的咖啡之外,还有值得一提的是,加糖会提高咖啡的酸味。 目前,市面上最受欢迎,占消费市场比例最高的阿拉比卡咖啡豆种,多少都有酸味,但浅焙、深焙的酸度也有明显差异,例如当有人说要喝到咖啡的绿原酸,就烘焙得很浅。 咖啡烘焙的时间短,内含的水份还没有完全烘干,组织内的碳化不完全,还没有完全熟透,味道就比较酸。 咖啡豆的品质、烘焙的技术、份量、操作的技巧,都 […]
提到咖啡,你首先想到的是什么?超市里各式各样的包装速溶咖啡、路边林立的连锁咖啡店星巴克、Costa,亦或是独立咖啡馆的手冲黑咖啡、每日特调?随着咖啡愈来愈深入人们的日常生活,“第三波咖啡风潮”带来的精品咖啡之战也逐渐拉开序幕。 以Blue Bottle为代表的第三波咖啡风潮,让咖啡从提神饮料变成极品享受 “第三波咖啡风潮”是咖啡史上的里程碑,标志着咖啡从“提神”的功能性角色转变为最精致的享受。其中,美国连锁咖啡厅Blue Bottle就是这波风潮中强调“有灵魂的咖啡”美学代表,被誉为“咖啡界的Apple”。 Blue Bottle在2011年创立于美国奥克兰,以标榜烘培后的咖啡豆不卖超过48小 […]
不久前看到一篇关于咖啡因含量的讨论文章,说浅焙咖啡咖啡因含量较中焙高,而中焙又比深焙高。(因为在烘焙过程咖啡因会因为挥发而减少?)只是因为浅焙咖啡所含的阻断物质较多。 文章大部份是对的,但部分并不合逻辑,咖啡因熔点在摄氏235~238度/华氏455~460度。 而咖啡烘焙下豆温超过230度摄氏,下来的都是深烘焙以上,属高度炭化物。 在这温度咖啡因都还没溶呢,咖啡因挥发的说法,不可谓神来一笔。 影响咖啡因含量的,其实是”溶出率”。 无论是咖啡豆或是茶叶,当它采下来开始,咖啡因含量就是固定的。 茶叶会经过痿凋,痿凋的程度越高,咖啡因也会随之减少。红茶痿凋程度无疑比绿茶高非常多,照理说, […]
编者按:SCAA发布的咖啡风味轮(Coffee Taster’s Flavor Wheel)其重要性在于统一不同人形容咖啡味道时能使用同一种“语言”进行沟通,这种一致性和对于味道感官的辨识结果有助于业者对咖啡味道的研究,甚至能决定在哪儿及如何种植咖啡豆。 同时,随着人们对于感官 (Sensory) 研究更深入,更了解到人们为什么会尝到某种味道或如何辨证,风味轮也于2016年做了第一次更新,由SCAA, World Coffee Research (WCR) 集合众多咖啡业者、专业tasters和科学家的力量共同编撰而成。 SCAA风味轮由两个轮组成,包括瑕疵异常风味轮和正常味谱风味轮。 正常味 […]
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 征求《上海市焙炒咖啡开放式生产许可审查细则(征求意见稿)》 意见的公告(2017年6月9日) 综合性咖啡体验馆是集咖啡烘焙生产展示、咖啡餐饮服务于一体的新型业态。为支持该项新型业态的发展,满足广大消费者需求,我局依据《食品生产许可管理办法》、《食品生产许可审查通则》、《焙炒咖啡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了《上海市焙炒咖啡开放式生产许可审查细则》。 根据《上海市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和备案规定》,现向社会公众公开征求《上海市焙炒咖啡开放式生产许可审查细则》意见,请各有关方面将意见和建议于2017年7月10日前反馈至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政策法规 […]
手冲咖啡怎么冲最好喝?达人表示,手冲方式及水温控制要正确,使用尖嘴壶,他推荐“自转加公转”的手冲咖啡。 来自台湾的兰岱咖啡茶调酒餐饮班主任吴锡文解释,以200cc的手冲咖啡为例,先准备3大匙咖啡放在滤袋内,将水加热至摄氏95度,再转小火;冲水时由内往外冲,而且在由内往外的过程中,不断的以顺时针方向绕着小圈圈,就像地球自转一样,也同步绕成大圈圈,像地球绕太阳公转一样。 他说,冲完第1次以后,间隔10秒再冲第2次,但这时改为由外往内冲,也是以自转搭配公转的方式绕圈圈;第2次以后,第3、4、5次之间,每次都间隔10秒,且均为由外往内冲。 他强调,冲5次之后,咖啡温度只剩约摄氏60度,应放回火上加热至 […]
为什么有些咖啡会有梅类的酸味?有些甚至还带点水果醋的味 为什么有些豆子看起来油亮油亮的?是不是因为放比较久的关系? 为什么有些咖啡苦味重? 还有还有~咖啡因……是不是咖啡烘焙愈久咖啡因愈少? 想了解以上这些问题要先认识咖啡的组成成分以及咖啡烘焙! 我们常见的褐色咖啡豆,带点香气,是咖啡的熟豆,已经过烘焙程序。 没烘过的咖啡,我们称为生豆或绿豆子 (green bean)。生豆除了水份之外,其他成分为碳水化合物 (又称醣类)、蛋白质、脂类、有机酸、矿物质、葫芦巴碱,及其他酸性物质 (绿原酸为主)。 那生豆味道是什么? 若有人这么问,大概也只能答:“生豆味道,就是生豆的味道 […]
星巴克全球最大的店计划于2019年在芝加哥“华丽一英里”(Magnificent Mile)购物街上开业。芝加哥市长伊曼纽4月26日宣布了这一消息。 这间星巴克店将有4层楼高,占地4万3千平方英尺(约4000平米),位于646号北密歇根大道。该地址现在的租户是Crate & Barrel家居用品店。 芝加哥市中心已经有不少星巴克店,事实上在30年前,芝加哥是在西雅图(星巴克总部所在地)之外,第一个开设星巴克门店的城市。 芝加哥太阳报将这间未来的大型咖啡店称为“咖啡主题公园”,正式的名字是“星巴克典藏咖啡烘培店”(Starbucks Reserve and Roast […]
如今,已经有一部分美食家开始尝试异域美食,而且这个群体还在不断壮大,但与此同时,大部分咖啡消费者仍然仅仅把咖啡当成一种功能性饮料,用来提神醒脑。因此,他们觉得颜色越深、味道越浓、苦味越重,咖啡就越好。许多人对咖啡的喜爱,尤其是浓缩咖啡,只是基于咖啡因带来的振奋效果,他们喝的咖啡表面也总是覆盖着一层毛巾般厚实绵密的奶泡。 20世纪90年代初期至中期,我们在美国住了4年,其间发现了几种当地小批量烘焙的咖啡,其品质远胜我们之前在伦敦常喝的。既然发现了味道出众的咖啡,我们自然会想知道美味背后的原因。 于是,我们开始用一种科学方法进行研究,这种方法我们一直沿用至今,相信任何有过搭建、测试经验,或者尝试过 […]
现在连日本人也觉得要卖出一杯咖啡不再那么简单,因为要满足消费者愈来愈多不同的需求,日本业者观察到,近来偏爱特定口味的咖啡豆与烘焙法已成最新趋势。 《朝日新闻》报导,日本大型连锁咖啡业者正打造新型态咖啡馆,好让顾客能目睹咖啡烹煮过程。这些所谓“第三波”咖啡馆,通常门面不大,专攻产地咖啡豆与多种烘焙法,正快速受到市场欢迎。 日本星巴克(Starbucks Japan)预计在2018年底于东京目黑川河岸开一家全新店面,客人将能参与咖啡烹煮过程,也能在消费区另一侧欣赏大型烘焙设备。星巴克已经在西雅图率先推出这类门市,计划明、后年分别在上海、纽约推出,东京门市将是全球第四家分店。 西雅图的首家星巴克典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