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咖啡店的小历史:不只饮料和爵士乐,还有青春女子的呢喃与陪伴

近年台湾各地吹起一股文青风,一间又一间的“文青咖啡店”隐藏于各大城市的街道巷口之中,仔细瞧瞧,店里所贩卖的不只是咖啡,配合精致的甜点、整洁的环境、悠闲中却又带有一丝雅痞的音乐,就算坐在里头发一整天呆都…

近年台湾各地吹起一股文青风,一间又一间的“文青咖啡店”隐藏于各大城市的街道巷口之中,仔细瞧瞧,店里所贩卖的不只是咖啡,配合精致的甜点、整洁的环境、悠闲中却又带有一丝雅痞的音乐,就算坐在里头发一整天呆都不嫌浪费。

也可以这么说,现代咖啡店的经营指标,主体已经不再仅是那一杯拿铁或是卡布奇诺,而是整个咖啡店所要营造的“文青”氛围。

回顾台湾的历史,“咖啡店”是什么时候普遍出现于台湾呢?过去咖啡店所经营的项目,又有什么呢?以前咖啡店内的摆设、消费族群,又跟现在有没有不一样呢?

要说咖啡店的出现,就必须要先从台湾的咖啡说起。

相传咖啡豆是英商“德记洋行”在十八世纪所引入,主要种植于台北县三峡、海山等地区(今日新北市三峡区、莺歌区一带),但因种植技术不佳而没落。日本殖民统治时期,透过现代化、精致化的种植之后,提升了咖啡豆的存活率。根据研究者的数据,最迟至西元1942年,台湾种植咖啡豆的面积已高达1000多公顷。但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大多数的经济作物开始改为种植粮食作物,咖啡豆的种植面积也就大幅减少。

台湾在1940年代左右已有如此大面积的产地,间接证明了日益增加的咖啡需求量,但是否因此等同于咖啡店的蓬勃发展呢?

答案是其实是“不”。

因为日治时期所指称的“珈琲店”并不单卖“咖啡”,而是卖“料理”、“酒”、还有“女给”。其中,珈琲店中“女给”的优劣将会左右顾客回流的程度。

若从当时的法规来看,珈琲店是被归类于“特殊接客业”,内部装潢主要采取西洋式的风格,除了卖酒以外,更有女性陪侍顾客饮食的特色,而这个职业就是所谓的“女给(ㄋㄩˇ ㄐㄧˇ)”。

女给(じょきゅう)是日文“女给仕”的简称,这是一个由政府所规范的职业,年龄大约介于十四至二十五岁之间的年轻女性,主要的工作内容,就是在珈琲店内从事客席间的接待、陪侍,也可以说是更贴近客户、与客户拥有更多互动的女服务生。

如果要用更白话的方式来说,现代相当流行的“女仆咖啡店”,可是在日治时期就已经存在了喔!

女给的服务项目,
主要就是在有限的时间内陪顾客饮酒、谈天

那这个职业是什么时候大量出现的呢?

这就要从西方摩登文化流行的1930年代开始谈起。

在那个年代,男女平等、自由恋爱、做一个独立自主的职业女性等等的口号,持续翻转着社会的价值观。尽管普遍受教育的比例,女生不如男生来的高,但从日本殖民时期以来,女性的受教人数与程度,渐渐影响了女性在那个时代的自主意识。

另一方面,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女性的职业也开始有了很大的变化。女给职业的出现就是一个非常好的例子。女给(じょきゅう)就是在这种进步、摩登的时代氛围之下,产生的一种女性的近代职业,也可以说是珈琲店中不可或缺,甚至是决定一间珈琲店成败的最主要因素。

若从全台湾第一家珈琲厅──“狮子珈琲店(Café. Lion)”的例子来看,或许可以看出一些端倪。

“狮子珈琲店”开幕于西元1912年12月1日,地点座落于繁荣的台北新公园(今二二八和平纪念公园)里面。这是首次由官方所支持的珈琲店开幕活动,当天不仅吸引许多政商名流,也成功地勾起了台湾人对于这种新式空间的好奇心,最主要的原因当然就是珈琲店中的女给服务,这种强调消费简易、情欲享乐的休闲空间,在1930年代的台湾各地蔓延了起来。

虽然女给只是饮食陪侍的服务角色,珈琲店内的装潢却为女给营造了更多与客人互动的机会。店内昏暗的灯光搭配独立的座位,使得顾客得以卸下心房、诉说内心的苦楚,甚至是倾诉对女给的爱慕之情,而柔和的爵士乐则为这种暧昧的氛围加温,再加上女给青春的外貌、耳语般的呢喃,尽管每次的服务仅有一个小时,却提供了顾客一种限时的恋爱,有些时候,甚至可以满足肉体上的欲望,但这就是女给与顾客私底下的行为了。

日治时期珈啡店的摆设方式,
提供顾客一定的隐私空间,
同时也让女给有更多“转台”的机会

这类女给与顾客之前的恋爱游戏,大多是建立在金钱交易之上,与金钱等价的时间结束之后,两人关系就暂时性地告一段落,直到下一次的光顾。但是,这样的职业行为并不等同于花柳业的女性工作者,最主要的差异点在于,女给并没有涉及人身买卖的问题,是拥有人身以及转业、废业的自由。她们不需要受到人身契约的钳制,所以可以任意的跳槽到自己喜欢的店家,也可以依自由意志决定结婚后不再继续工作,在空间与时间上都比较没有限制,在外型上也能自由选择喜爱的个人风格。

在当时,女给又被称作“大众的限时情人”,顾客上门后,享受的是短暂又虚拟的恋爱时光,当消费行为结束,一离开店面,也就离开了这样的氛围。除非,顾客想要把“女给”服务生变成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情人,那就另当别论了。

台湾的珈琲店热潮,大约只持续了10年就消退,最主要的因素在于“吃茶店”场所的出现。

这种新形态的饮食场所因价格更加低廉,且又不像珈琲店常有因女给而起的纷争所造成的负面印象,再加上珈琲店的营业模式鲜少转变,在没有创意以及女给之间恶意竞争的情况下,社会对于这个行业的批评声四起。

终于,在1930年代末期,珈琲店以及女给文化,渐渐被吃茶店清新的氛围取代。

女给职业的出现,
就某种程度来说是见证了台湾女性地位的转变,
但也同时突显1930年代的台湾,
正处于一个“摩登”“浪漫”的时代氛围。

女给的出现,使得一般人可以用较少金钱换取短时间的欢愉,不管是在精神上甚至是肉体上的享受,都成为可以说是一个时代下的产物,也可以说是见证了台湾女性地位转变的关键史实。

而珈琲店的消失,也反映了流行的可取代性,若无法时时更新、刻刻改进,一个看似前途无量的流行,也有可能在转瞬之间,消逝于历史洪流之中。

来源:故事
作者:吴亮衡(脸书

版权说明:本文由作者吴亮衡授权kaweh.net刊发,略有编辑,转载需注明出处。

*参考文献:
1.廖怡铮,《女给时代:1930年代台湾的珈琲店文化》,新北市:东村出版,2012。
2.廖怡铮,〈传统与摩登之间─日治时期台湾的珈琲店与女给》,台北:国立政治大学台湾史研究所硕士论文,2010。
3.《台湾实业界》,台北:台湾实业界社,1932。
4.《台湾实业界》,台北:台湾实业界社,1933。
5. 和歌森太郎编,《日本生活文化史 市民的生活の展开》,东京:河出书房新社,1986。

留下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