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彭德格拉斯特:印尼和印度的咖啡苦力

爪哇和苏门答腊像其他咖啡种植地区一样,拥有惊人的自然美景。这美丽的景色和当地原住民遭受的歧视和轻视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弗朗西斯·瑟伯(Francis Thurber)在其1881年的著作《咖啡:从种植…

爪哇和苏门答腊像其他咖啡种植地区一样,拥有惊人的自然美景。这美丽的景色和当地原住民遭受的歧视和轻视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弗朗西斯·瑟伯(Francis Thurber)在其1881年的著作《咖啡:从种植园到杯中》(Coffee:From Plantation to Cup)一书中对此做了描述。每一户原住民需要种植并照料650棵咖啡树,并且要负责收获和加工,然后再上交给荷兰政府。

瑟伯在书中写道:“荷兰政府给当地原住民的报酬相当低廉,咖啡换得的巨额利润都被荷兰政府侵吞了。”由此荷兰人“坚持对其穷苦臣民的独裁,强迫他们借钱,否则就掠夺他们仅存的一点余钱……让他们永远贫穷。”

印度的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1886年,自己拥有咖啡庄园的英国人埃德温·莱斯特·阿诺德(Edwin Lester Arnold)在他的书——《咖啡的种植与盈利》(Coffee:Its Cultivation and Proft)中记录了如何得到劳动力。

咖啡庄园主从高地下到农村的平地上去找工长或者工头,这些工头会事先收买一些苦力。然后工头们带着苦力进入丛林,“每批苦力走在最前面的都背着沉重的锅、当地居民穿的披肩、鱼干、咖喱等物品,他们还会跟欧洲人打招呼祝福平安”。到庄园以后,他们就盖起自己住的小屋,开始给庄园主干活偿还债务。瑟伯总结道:“最好别对这些苦力太苛刻,否则他们会逃跑。”

瑟伯在书中写道,这些苦力一天的工作从早上5点开始,男人们被派出去,带着斧头和铁锹砍伐与搬运原木以修建新的公路,妇女和孩子则被派去给咖啡除草。“这些苦力刚熟悉住处和丛林里蜿蜒的小路,就开始想尽一起办法逃跑。”男人每天的工资是5安那(anna),而女人工作一天只能拿到3安那。“就连小孩子也知道低下他们剃光的头,笑着向那些白头发的欧洲人致敬,并且伸出他们棕褐色的手讨钱,这样每天也能赚来1个便士。”

与此同时,阿诺德满意地发现:“优质的咖啡豆竟然能带来如此丰厚的利润,难怪咖啡庄园主们竭尽所能防止任何对咖啡生长不利的因素。”然后阿诺德列举了各种咖啡害虫,包括大象、山上的水牛、家养牛、鹿、豺、猴子、咖啡鼠(幸好苦力们很喜欢吃椰树油炸咖啡鼠,他们觉得这就是一种美食),同时还有这些动物的天敌:蛴螬、粉状臭虫、鳞状臭虫、螟虫以及象鼻虫。

“所有这些都会影响咖啡的繁荣生长,但是和碰不到看不见的病菌比起来,就小巫见大巫了。”阿诺德指的是病菌就是咖啡驼孢锈菌,这是一种腐蚀咖啡叶的病菌,最初于1870年被发现于锡兰(今斯里兰卡),它几年内摧毁了东印度群岛的咖啡产业。讽刺的是,就在东印度群岛的咖啡遭到病菌侵袭的时候,拉丁美洲的咖啡豆开始进入市场。

作者:马克·彭德格拉斯特
来源:《左手咖啡,右手世界--一部咖啡的商业史》

留下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