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爱好者笔记:不同咖啡滤杯的不同主观味道

一杯咖啡的味道,受到磨豆机、冲煮设备、冲煮手法、水温、粉的粗细度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对于我这样的咖啡爱好者来说,写这篇文字,并不想向专业的咖啡杯测师那样去界定某个标准。我只是记录一下我的主观感受。 手…

一杯咖啡的味道,受到磨豆机、冲煮设备、冲煮手法、水温、粉的粗细度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对于我这样的咖啡爱好者来说,写这篇文字,并不想向专业的咖啡杯测师那样去界定某个标准。我只是记录一下我的主观感受。

手头有几支滤杯,分别是kono紫砂、kono塑胶滤杯、陶瓷版仿kono(客气客器)、田口护版三洋滤杯、Hario v60、钻石滤杯、蓝瓶子滤杯(二代)、kalita蛋糕滤杯、bonmac船型滤杯、zero japan。

平时都是喝深焙综合豆,偶尔会喝浅焙艺伎和耶加雪夫换换口味。船型杯滤纸都是用melitta 竹滤纸。

这次用金属滤网萃取的咖啡液来作为“比较”的标准,因为它没有沟槽,我认为能表现豆子的原来调性。

Kono感觉上比较适合深焙豆,浅焙会有堵塞的情形,而且闻起来香气不显,冲泡常喝的综合豆会感觉body厚重,入口苦香味很重,酸味几乎没有,但是会回甘,很像是日本人喜爱的咖啡口感。去京都咖啡馆喝到的很多都是这样的咖啡。用专用绵滤纸冲煮后闻起来香气比一般滤纸更明显些,口感稍微爽口些,比较没那么浓稠。(特意抓水粉比1:10去实验滤纸的差异),总而言之,用这滤杯冲煮深焙豆喝起来像是将纯可可粉冲开一样,没有酸质,满口可可或是巧克力的味道。(仿丑小鸭浓缩杯萃取手法)

田口护滤杯冲煮后的咖啡液喝起来明显的感觉到酸质,苦味稍微有所压抑,简单来说就是这一款滤杯的萃取侧重就在与平衡这两个字,用金属滤杯萃取的咖啡原本具有苦中带着微微的酸,但是用kono滤杯萃取,酸味就不见了,可可香变强了,而田口护滤杯却能达到苦酸香高度平衡的特性。这让我感到错愕,想不透其原理。不过……好喝就好,懒得想太多。

Hario v60以及钻石滤杯都是底部开个大洞、流速很快的那种,冲出来的咖啡液香气较扬,但是老觉得body浅,可能跟流速快导致萃取不足,咖啡豆的细胞壁上的物质来不及释出吧!个人觉得这种滤杯要驾驭的好需要不错的技术,否则容易冲出淡薄的咖啡液。这两款滤杯我都是用来侍弄浅焙豆。如果喜欢清爽好入口的咖啡这款滤杯倒是不错的选择。

以上面三款经典滤杯为描述主轴,左侧为kono(0分),中间是田口护(50分),右侧是Hario v60(100分),对下面几款滤杯做味道描述。

Bonmac滤杯也是短肋滤杯,流速介于kono和一般长肋船型滤杯。兼具kono的浓醇与船型滤杯的香气,萃取出来的咖啡和kono相比有着明显的香气,入口后苦香酸味也能比较明显,入口兼具香气与浓郁感。而且价钱又实惠,一只五百左右。个人觉得这一款滤杯的口感应该是介于kono和田口护之间吧。(30~35分)

蓝瓶子和kalita滤杯都是用蛋糕滤纸,就我的感觉冲煮综合豆的感觉是喝起来甜感有加强,咖啡豆的焦糖香有被强化,微微的酸味和较淡的苦味。对于味道的描述,我觉得应该是比较介于田口护到Hario之间,偏向田口护吧。(60~70分)

Zero Japan到手不久,印象不深,冲煮的咖啡也是微微的酸和稍重的苦香,但又没有kono那么重,也是偏平衡萃取的滤杯。对于味道的印象,比较像是介于kono到田口护之间,比较偏田口护吧!(40~50分)

希望这些能够给咖啡爱好者们做个购买依据,对咖啡滤杯的风味表现能够稍微有个概念,不同的滤杯结构会有不同的萃取重点,导致同样的豆子用不同的滤杯萃取出来的咖啡调性也会有不同的味道表现。

当然,再次强调下,这是相对比较出来的感觉,未必准确,仅供参考啦。

来源:mobile01
作者:HenryYen

留下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