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比恋人更了不起

有一回朋友在脸书上问我:“这咖啡味道如何?”我微怔了一下。尽管我多么爱咖啡,却没有太敏锐的舌尖去评估咖啡豆的优劣。是大略听闻所谓的干香气(fragrance):咖啡烘焙后或研磨后的香味、湿香气(aro…

有一回朋友在脸书上问我:“这咖啡味道如何?”我微怔了一下。尽管我多么爱咖啡,却没有太敏锐的舌尖去评估咖啡豆的优劣。是大略听闻所谓的干香气(fragrance):咖啡烘焙后或研磨后的香味、湿香气(aroma):咖啡萃取液的香味、酸味(acidity):酸味与糖分结合以增加咖啡液的甘甜味、醇厚度(body):咖啡液的浓度与重量感、还有余韵(aftertaste),也即是喝下去是否有完美的体现等等。这些大概是一杯精致咖啡必需具备的条件吧?要真正参透,我还是一知半解。

我想,我在乎的,不仅是那股味道而已,我真正爱的,不过是喝咖啡时的心境和领略。咖啡,总散发着一种独特而自信的韵味。这种韵味融合了品味、时尚和惬意。轻轻啜着的时候,那份苦涩中涌动的醇香,伴着悠悠爵士音乐,在不经意沁入些许珍贵点滴之际,柔软缭绕在心。我就这样沈溺在一种浓郁深邃的咖啡氛围里。对我而言,喝咖啡已成了一种生活方式。什么时候,这样的生活方式,已成了一种依赖。

记得我多年前第一次游欧洲这几个国家──荷兰阿姆斯特丹、法国巴黎、德国慕尼黑以及奥地利维也纳。当时我对那儿的咖啡充满了期待。印象中,除了酒之外,那些老外都“嗜咖啡如命”吧?那种程度几乎到了“我不是在喝咖啡,就是在前往咖啡馆的路途中。”结果,荷兰的咖啡,令人大失所望;巴黎的太浓了,我觉得肠胃承受不了;德国都是啤酒为多,没啥惊喜。终于,维也纳的咖啡,让我忘了把“心”带回来了。据说那儿的咖啡种类多达四十余种。咖啡和鲜奶的比例与配搭层出不穷。每一种皆拥有不同的体验。其中最具维也纳特色的咖啡,有个很美的名字,叫米朗琪(Melange)。了解后,才知道它是在热水稀释过的摩卡咖啡基础上,加入50%的牛奶和牛奶泡沫调制而成的。

我在这美丽的都市里,还学会了“一杯咖啡、一份甜点、一份读物”是当地咖啡客的标准肖像。奥地利作家托贝格曾说过:“一个人,坐在咖啡馆里喝咖啡。”看似平平无奇的几个字,却引起了当地热爱咖啡文化人们强烈的共鸣,甚至被认为是这个城市的赞美诗。我想,他们所迷恋的,和我一样,大概就是那股“物我两忘”的气质吧!

米朗琪最后成了我的心头好。它有着精致的口感和细腻的情丝,优雅而柔滑。返马后我在好多地方都不再遇上,失落的心情可想而知。也许,人生就是这样,总有太多美丽的遗憾。我只好把当时喝米朗琪的美好小心翼翼地存储在记忆库里,心血来潮的时候,再好好重温一番。

咖啡,就这样厮守在我身旁,忠心耿耿的,十年如一日。受挫的时候,我喝意式浓缩咖啡。彷佛它浓烈的苦味可以承载很多的痛和经历。流经疲惫唇齿间,它的浓重或许可以唤醒了味蕾,激发自信,重新给我动力。把困顿都抛却后,它就能引领我到簇新的方向。

多愁善感的时候,蓝山咖啡香醇中带忧郁的味道,可以安抚情绪,让我从疲乏中挣脱,稍作休憩与沉淀。用力呼吸弥漫在空气中的咖啡香,我渐渐明白,人生如喝咖啡,快乐悲伤,平静波澜,都是恒久不变的定律。苦涩后方体味甘甜,柳暗花明又一村。

忙茫盲得迷失自我的时候,拿铁丰盈细致的口感,加上爽滑的奶香,温柔着情怀,递来一份独享的岑寂。恰如其分的芳香活跃思维,让我自饮自乐,思我所思,想我所想。其实这些都是我自己的一厢情愿。但如果我所给予的这些定义能让自己重新振作,精神抖擞,又有何不可呢?

某天偶然看见名作家朵拉在脸书上分享有关咖啡的一段话:“这个城市被咖啡攻陷了。走到哪儿,都闻到咖啡的香味。相比榴梿,喜恶异常强烈,没有模糊界限可言;爱的人特爱,恶的人,连闻都觉得恶心;然,咖啡的香气,爱的人不用说,恶的,也不会太抗拒。而现代人的快乐那么少,如果一杯咖啡可以增加快乐的感觉,为什么要戒?”她的这席话,顿让我有绝对充分的理由继续耽溺了。

对我而言,咖啡比恋人更了不起呢。它从不和我拌嘴,从不和我过意不去。它只是默默地守候着我,在我需要的时候给我力量。

穿梭在物质筑成的繁华里,为了生存我们常常戴着面具。你多久没有和自己对话了呢?是否被寂寞吞噬了?找个舒服的位子坐下来,细品一杯咖啡,纷杂中寻慰借后,再慢慢想想接下来的路要怎么走吧!有一天或许我们会发现,在生活中性情迥异,难以融入的人,也会因为同样热爱咖啡而敞开心房,侃侃而谈。

但愿爱咖啡的人都热爱生活。前方的路,或许颠簸,装满勇气后继续前行吧!用一杯咖啡的纯粹。

撰稿:筱林子

留下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